中医认为,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就容易导致出汗异常,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不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多汗可能是疾病先兆
自汗、盗汗提示身体虚
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胸后背也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的部位不同,也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积滞、内热壅盛的表现,容易烦躁、口苦、尿黄;前胸后背出汗,是心气虚,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恍惚健忘。此外,有些出汗方式,属于疾病来临前的征兆,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时一定要小心中风。汗液的气味和颜色也大有讲究,汗味如果发腥,可能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属于肝热。经常自汗、盗汗的人,可以把新鲜桑叶焙干、碾碎后,煮粥时放6~10克,进行食疗。在饮食上,自汗的人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经常盗汗的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少汗和无汗是怎么回事
大家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受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会发现自己被“吓出一身汗”,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而有些人却“惊而无汗”,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可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限性无汗。(2)某些皮肤病,如严重的鱼鳞病、硬皮病、麻风病、放射性皮炎、皮肤萎缩等,可引起局限性无汗。(3)神经损伤,如横贯性脊髓炎、小儿麻痹以及交感神经、延髓、桥脑的局部损伤等,均可引起全身性或局限性无汗。(4)糖尿病、慢性肾炎、黏液性水肿、恶性肿瘤以及维生素A缺乏等,也可引起全身性少汗或无汗。除了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引起的无汗症目前尚无法治疗外,若为其他疾病造成的无汗,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上一篇:手机怎样将两张照片合成一张
下一篇:冰糖葫芦的糖如何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