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88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印刷作业时怎样制作高质量的图像

当前多数印刷单位都配备图象制作桌面系统,但由于不少单位尤其是中小企的图象制作人员,技术水平仍不高,兼受其它客观因素影响,许多彩图的制作和印刷质量,未能令人满意,与国际上出版物的印刷水平相比尚有一段距离,只能算为中下水平。不仅听到许多美编、摄影师等抱怨现在的画报、画册、期刊杂志的彩图印刷质量不好,不能还原原稿,色彩严重失真,有的色彩成了图案色块,有的明暗、层次颠倒,甚至一些印前制作工序把底稿上的人物、风景等色彩搞得严重偏色,凡此种种弊病,除了一部分原稿本身质量差外,大部分乃由扫描分色技术不当引致。
工具/原料
1

印刷设备

2

设计系统

方法/步骤
1

处理好摄影图片的反差图片光度感不强,反差效果不好;有的高光一片白,暗调一团黑,两端层次损失太多,这里既有网点复制先天不足的客观原因,也有扫描分色时的阶调设定和调整不当的主观因素。目前高质量的照片,最大密度可达2.50,能有效表现出层次范围0.20-2.20。彩色反转片的最大密度3.50,正常曝光的有效密度范围0.20-3.20。而彩色复制因受纸张、油墨等印刷适性制约,高级涂料纸印刷品所能再现的阶调范围最大密度只有1.8-1.9。为此,复制时必须把稿的阶调范围压缩,经压缩必然损失一部分层次,所以印刷品不太可能再现高质量摄影图片的反差效果,尤其是彩色反转片。

2

处理好彩图中的白和黑目前多数操作人员只重视对色彩的调整,而忽视对黑、白色的处理。因而常把白色物体处理成一片白,完全失去白色物体的层次质感;把黑色物体处理得漆黑一片,突出不了黑色物体的层次质感,此问题的解决方法为:提高对彩色图片中的白、黑色调重要性的认识。

3

处理好色彩的正常关系经常看到为了使画面色彩鲜艳而不顾色彩间的正常关系,不顾某一具体颜色在画面中的具体位置,一律调整得很纯,这样做艳虽然艳了,但整个画面却显得色彩零乱。只是单看显示屏色彩,凭主观随意性调整造成的,而且往往调整的量过多,幅度过大。解决方法为:做好规范化、数据化色彩管理,这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充分利用扫描仪获得最好的图象,目前图象扫描分色作业定要走出一个误区,即把高档专业扫描仪和电分机当作简单的输入设备;处理色彩加色和减色不能过量、保持色彩的色量与光量等级关系、掌握色彩的空间距离变化规律、掌握色彩冷暖变化规律。

4

处理好人物肤色人物肤色毛病除部分原稿因素外,主要还是扫描分色参数设置和颜色处理不当造成的。一般的解决方法为:确定肤色的基调;控制暗部肤色不偏红;规范影调密度,控制中调肤色;掌握肤色的连续过度调子;正确选用虚光滤色镜。

注意事项

注意色差和反差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