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从,“针与皮肤的关系”说明中,大致了解了颜料层次的关系后,接者来谈“针的学问”!很多人认为针好像没什么两样,不过是运用针的尖锐度来破坏皮肤,使颜料渗透于皮肤內,虽然说的也没錯,但其实“针”本身是相当有学问需要探讨的。 针的尖锐度會影响色块的呈现,以同样大小色块而言,越尖的针,针点越小越小,颜料每点渗入较少,聚集呈現出的色块质感较轻,以很轻微的力道就能刺入皮肤或刮伤皮肤,所以在刺浅雾的过程中的控制必須非常小心,当力道运用的不好时,深浅容易不一,部分会太深部分会太浅的呈現出斑点状或斜现状,反之,较钝的针,针点较大,颜料渗透多,聚集呈現出的色块质感会较重,而钝针必須有一定程度的力道才能刺入,不会轻易刮伤皮肤,但在刺雾时却有针点过大的顾虑,控制不好一樣也会有斑点状不均匀的现象产生。 我们知道了针的尖锐度有這种影响,就能推测出运用的方法,以“浅雾”论,较尖锐的针有针点小的优势,只要我们避开它容易犯的缺失,自然能刺出漂亮的浅雾,轻微的力道就能刺入皮肤太深,我们就想办法让它不易刺入太深。而以钝针而言,有不易刺入的优势,我们就得避开针点大的量感。这样由针的尖锐度来开始进行联想,就可推论出针的粗細、数量多寡与排列方式之不同,所刺出呈现的效果就会不同,接下來我们以现有的纹身技法中,针的不同种类来做个分析。〔一〕单針: 通常都用于图形细腻处,优点是易于控制,锐利度夠容易入针,力道不须太重,因此紋身机速度不用调太快,太锐利太快容易损坏皮肤过重,调缓慢速度控制性很好,慢慢可刺出很细腻的的图。缺点是颜料以单針渗入皮肤很少,大色块区并不适合以单针来刺,渗入颜料会不夠厚实,且作品完成时间会较长,又若以单针调快速度割线时,必须注意手与纹身机配合的适切移动,若深度过深或停頓过长,因单针太快容易割断许多微血管,颜料会渗入微血管內过多而造成往后晕染的现象。〔二〕三針: 这种针是以三支针的针端結合成单支针端,利用针与针之间的间隙容易沾留较多的颜料,刺入皮肤时会有很好的渗入效果,适合用于刺出图形轮廓。〔三〕圆针: 以多针結合成柱形圆針,一样的在针与针之间的间隙会沾留较多的颜料,而多针形成一個针面,以五针论之,调快速度可刺出较粗之线条,调慢速度亦可打小细节的明暗色,十针以上论之,可快速刺出大面积的色块,这里有一点必須注意,当多针形成一个针面时,整个面的受力面积大,自然不易刺入皮肤,会刺在较浅层的皮肤层上,在浅雾及明暗层次颜色很好运用,但若刻意要刺深会因而磨坏皮肤表层而使颜色效果不佳,故不适合深层皮肤层的刺法。〔四〕单排针: 以多针结合成单排针,大多以四至六针为主,排针有结合单针与圆针的优势,容易入针,刺入颜料渗入量也足夠,可以以最少的“刺数”刺出比圆针更多刺数的颜料量,但利度过利不适合刺整個面皮肤的色块。〔五〕双排针: 以多针结合成双排针,例五针单排针,将二、四两针挑起固定成两排,五针以上的双排针以此类推,双排针有补强单排针的缺点,由于针张开成分散的针点,较能比单排针平均刺出整个色块面积,这是目前最普遍运用的针种,有一点必須注意,通常在十三针以上会有受力面的影响,刺入皮肤时,皮肤会受压迫而形成凹状,太宽的排针会因而只受力于排针的两边,可能刺出不均的颜色,故在十三针以上有的会使其粘成圆弧形以适合皮肤受压迫所形成的凹状,若没粘成圆弧形一样可以,只要将皮肤尽量扳平即可。〔六〕三排以上的排针: 用的大多于大面积之色块,据我了解,使用这种针的纹身師比较少,以日本纹身师为多,应该都是日本手工纹身的一种用针习性,效果能刺出很密集的色层,有更优于圆针的效果。〔七〕针的粗细与针尖端处的长度:现在普遍用的针从直径0.25mm至0.4mm都有,粗细除单针差别外,多针的在每针与每针间的缝隙距離就会不同,细则比粗來的密集,刺出來的效果就会不一样,密集者刺入不易就会浅些,反之则深。而针尖端处的长度与粗细是一样的道理。
上一篇:一般隐形眼镜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