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58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进化的产物——太阳穴

太阳穴,在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处。经外奇穴,36“死穴”之最要害穴位,《少林拳谱》记载,武术搏斗点中击中太阳穴“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搏击太阳穴,轻则脑震荡昏厥,重则致人死亡。太阳穴深层颅内很容易出血,造成脑水肿。     太阳穴是颅骨板最薄弱的部位 ,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颅骨骨板1-2毫米,而颅骨最厚处1厘米,平均5毫米。(参见图片)     动物颅骨都足够厚实,而人类直立行走,大脑进化,脑容量剧增,造成太阳穴骨板如此之薄。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如同盆地,实际上构成了两个致命的危险区域,因此,刮痧极少用于太阳穴,拔罐如同扣在盆地上,效果很好。    太阳穴清热消肿,通络止痛。    太阳穴可缓解偏正头痛、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还可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     太阳穴保健常用方法:     一、推拿太阳穴;     二、拔罐太阳穴;     三、艾灸太阳穴。
工具/原料
1

中医推拿

2

火罐(或真空罐)、艾条等

3

基础油、活络油等

方法/步骤
1

推拿太阳穴。     人们常说:“头痛,得揉一揉太阳穴。”按摩调理太阳穴失衡,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保持注意力集中。     常用点揉法。两手中指指面在太阳穴先顺时针按揉100次,再逆时针100次。     点按法,拇指或中指腹先稍微轻一些按压太阳穴,再稍用力几秒钟。反复进行十几次为宜。     每周两次,每次按照上述点揉法、点按法进行。

2

拔罐太阳穴。    最主要功效是拔走淤血、毒素,带来新鲜气血。可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 通过真空负压刺激,促使太阳穴恢复正常功能。    对穴位有温热疗效,大火罐、水罐、药罐效果显著。    调节身体阴阳平衡,帮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    对于体质强壮者,拔罐半小时。因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不相同。体弱者十分钟为宜。    保健每周拔罐两次,每次约10分钟。治疗可隔一天一次。

3

艾灸太阳穴    艾灸太阳穴,缓解眼睛疲劳,治疗头痛、偏头痛、牙痛等症状。    用艾灸温和灸。手持点燃的艾条,红火火准穴位,与皮肤保持1-3厘米进行灸治,或用雀啄灸。艾灸穴位温热、感觉舒服最好。    不要长时间艾灸太阳穴,次数不要太频繁,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引起不良反应。在艾灸结束后,注意多多休息,多喝一些温开水,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尤其头部不能风吹日晒,不能立即出门,更不能使用冷水洗脸,以免导致风寒之气再次侵入头部。    每周艾灸两次,每次8分钟。

注意事项
1

按揉太阳穴,要轻柔和缓。不可用指甲掐按。

2

火罐、艾灸之后,不能马上洗澡,禁忌冷水洗手洗脸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