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间作为体量这是最为基本可能也是最为常见的对饭店设计空间的理解,诸如一般客房的概念以及“容器”的比喻。于连.加代在巴黎美院教学中提倡的构图要素既可看成这类假设。虽然在当时的环境下,空间的概念是隐而不谈的。而现代设计中空间概念的自觉最早是在德语国家发生的,在德语中,空间一词就兼具房间的含义。早期现代设计理论家一德国人森佩尔较早地提到了设计中的这种围合概念,这一认识为其后的设计师所广泛接受。路斯后来采用的被称为“容积设计”(raumplan)的方法即是这类概念的一个延续。而柯布西耶所采用的空间体量的方法,其影响则来自于加代的构图要素。这样一种空间假设,同时也区分出内与外。从外部来看,它强调出一种空间的占据;从内部来看,则强调出空间的围合。这种假设对于饭店设计操作来说非常易于人手。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操作一旦开始,它又会引出新的问题,而不再仅仅限于体量/容积自身的理解——事实上,拘泥于这种理解对于真正的空间设计往往也是十分不够的。
(2)空间作为体量间的相互关系从体量出发的空间操作引起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体量之间的关系,这反过来往往成为做好这类空间设计的关键。在西方的饭店设计发展中,这一类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外部的城市空间中,以意大利为例,犹如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最早指出的那样,城市街道和广场均是由设计体块围合出的没有屋顶的走廊和房间。当然,在西特的书中,特别重要的还有人在这类空间中的切身感受,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形体关系。对于西特而言,体块之间所形成的这些“没有屋顶的走廊和房间”大多数时候涉及的主要是空间的围合关系,而这一点,实际上与上述内部空间的围合是一致的。不过,在讨论体量之间的关系时,不应该忽视还有另一类空间关系。已不再等同于空间的围合,而是纯粹通过体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表现。同样以广场为例,比萨的广场由长轴向的巴西利卡、圆形的洗礼堂和高耸的斜塔这三个完全不同的体块构成,各自独立地处于空间,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关系。这使它完全不同于一般广场空间的围合感,更不能看做为“没有屋顶的房间”。吉迪翁在对西方饭店设计空间的总结中,将体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人类最早认识的第一类空间概念,将其历史追溯到埃及的金字塔;其后则转为体量内部的空间,这是在罗马以后的第二类空间概念。这里的第一类空间概念——体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指的不是体量间的围合关系(这实际上仍然回到了视空间为体量的做法);而是指空间的占据及其所散发的张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