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地画源自西方街头文化,英文:3D Street Painting 国内译为:3D街头地画、街头地画、街头立体画、三维街头地画、街头三维地画、城市立体画、城市三维立体画等。2005年由齐兴华首次引入中国。2009 年街头地画《古龙今韵》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标志着街头地画进军主流艺术。 街头立体画的历史 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艺术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解决该问题成为艺术进步和艺术史书写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教堂壁画、天顶画、市政大厅、贵族寓所和别墅都成为极好的模拟场所。街头立体画可看作这一艺术逻辑在当代的重要发展和延伸。 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地画发源于国外,有着长达二十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秉承后现代绘画理念,诞生于西方大众文化的语境中,最初是西方先锋街头艺术家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一种方式。 2005年,国内首位街头地画艺术家(Micheal Qi)将街头地画艺术引入中国,他的首张地画《漩涡》(原名:与一个坑)在北京等地都做过现场展示,并引起了一定规模的轰动效应。近两年他的街头地画又参加了奥运会等展览,和在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下,街头地画已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具备了一定的认同度与美誉度,但总体来讲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大众对这种艺术形式仍然具有强烈的好奇感,对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 。
上一篇:街头立体画的商业色彩价值
下一篇:亲子手工怎么做彩色立体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