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坐计程车,我通常会和司机们聊聊天,但是绝不聊政治和私事。我最喜欢聊教养问题,一趟二三十分鐘的路程,聊天可不是浮光掠影,真的可以让我深入了解到社会百态中男性教养的方式与哲学。昨天送完孩子赶往电台接受新书访谈的路上,我坐到了一部年过七旬老翁的车,这位白髮苍苍却老当益壮的运匠,说起话来非常有精神,腰桿挺直,满面笑容,态度相当热忱,完全感觉不到入行几十年的疲态与无奈,感觉就像第一天来开车似的,非常带劲。我当然好奇这麼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家為什麼还要这麼辛苦的工作。「没事做啊!这样比较好过日子啊!我媳妇一天只准我开五小时,因為怕我坐太久,伤身体!」细问之下,才知道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哈佛大学毕业,一个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听他一路辛苦栽培孩子的过程,真是感佩之至!但是当他提到自己三个孩子都是「儿子」时,我的眼睛睁得雪亮,因為这位前辈跟我一样也是三位「公子」啊,而且绝对可以大声骄傲的和我说嘴,我迫不及待和眼前这位成功教育家取经。不过他一开口,我正啜饮的咖啡差点吐出来。「我不相信『爱的教育』!」老翁斩钉截铁的说。「所以你以前会打孩子?」「当然!我是军人出身的,对孩子很严格,尤其我生的是男生,一定要从小把他们的品行道德引到正途,男生不能不好好管教啊!」生养三个小公猪的我在当妈妈十一年以来,常常能深刻感受到男孩女孩的大异其趣,男生天生喜欢挑战,喜欢试炼,我发现我天天都要整理自己,时时刻刻都要把持好「尺度」,提醒自己不断回归到坚固的底线,绝不让小皮猪们随便越雷池一步,才能教化管束好男性天生难以理解的不驯,因此对他所述「对男孩要严格管教」深表赞同,然而对他劈头一句「不相信爱的教育」却充满迟疑。他继续补充:「我打孩子有两个原则,第一:绝对不在别人面前打;第二,打品德,不打成绩。」他解释,小孩子书读不好,或许和天性、兴趣、资质有关,未必是他的错,但是品格不好,做事不认真、不尽责、不守规矩,就一定可以纠正,而且一定要纠正。然而无论如何,当下他会忍住,把孩子带到没有人的地方再来处分责骂;如果在家,他会把孩子带到房间,房门一关,再来处罚。这样,一对一、面对面,旁边没有别人,孩子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做错的地方,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对他的眼光,也不会让他觉得自己做错事,全世界都在唾弃他。一方面,一定要让孩子得到了教训,好好反省,了解分际;另一方面一定要坚守孩子的自尊,不要让他们失去向上的意念。「打孩子骂孩子没什麼大不了,像我们这一代都是被打大的,也不会忌恨自己的父母,我小时候也皮,要是我小时候没被狠揍,恐怕现在会是个狠脚色!不过有一点非常重要。」他再三强调:「你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因為你保护好他的自尊,他才会懂得尊重自己,愿意做好自己。」听完他的话,我马上开始反省,有时候,我真的也没有顾虑到孩子的自尊,孩子惹我生气的当下,往往话就衝口而出,甚至当著别人面前,也就毫无顾忌的开骂起来,完全没有顾虑到孩子当下的感受,尤其孩子愈来愈大,对自己的感知愈来愈深刻,这智慧老翁的当头棒喝来得正是时候,孩子做错事,我们骂的时机不对,用词不当,不但没有达到纠正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孩子努力求好的本心与善性,甚至让孩子模糊了是非焦点,我们的好意教诲或许最后变成了孩子的忌恨与不安的来源。我也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我最不喜欢家裡有客人的时候,被爸爸妈妈嘮刀,即使是几句不怎麼言重的话语,但是对於自尊心极强的我,就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侮辱,将心比心,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要时时提醒自己,孩子有错一定要严格以对,但是不论是在外人面前,乃至於阿吗、外婆、姑姑、叔伯、阿姨,甚至是孩子的爸爸、哥哥、弟弟的面前,都应该要小心翼翼的维护孩子的自尊,顾虑他们的感受。老翁又补充:「我连孙子都是这样教的,我把孙子当儿子一样的教导,会体罚,但是绝对是只有我跟他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我甚至都到学校跟老师说,就怕老师不处罚,但是很怕老师当著全班的面严厉处分,不给他面子!」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古雷(C.H.Couley)提出「镜中我」的概念: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是从他人口中、眼裡的各种综合评价,建立起对自己的形象概念。拥有正面且稳固的「镜中我」,就是拥有自尊心的人,这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愿意求好,拥有荣誉心,有力争上游的成就动机。反之,一旦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凡事无所谓,不痛不痒,习惯了别人异样甚至唾弃的眼光,所以根本就无法砥礪自己,避免犯错,沦落到「无耻之耻」的败坏极致。儿童自尊心的影像正是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所有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等表现出来的态度、褒贬、喜恶等,真的就如同一面镜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心像,而我们做父母的,影像力最為巨大,在孩子可塑性最强大的时候,让我们提醒自己,耐住性子,调教他们的起步,就从建立他们健康、正面的自尊开始吧!
上一篇:王者荣耀橘右京该怎么玩?
下一篇:【药品说明书】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