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恶意软件恶意软件是植入病毒、窃取资料、窃听通话、私自下载应用、私自开通付费业务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在安装正规软件前需要取得用户许可,但恶意软件隐蔽性极高,它会伪装成正规软件,利用一样的图标、名称、操作方法来干扰用户判断,从而达到成功安装的目的。识别防范的方法也很简单,建议用户尽量从正规应用市场下载软件,不要通过点击链接的方式下载任何应用,在应用安装之前一定要仔细查看其申请的各项权限,并可通过第三方管理类应用将不必要的权限禁止。
2、钓鱼链接“尊敬的XX银行客户,由于您的信誉良好,本行将为您返现388元,请点击以下链接领取http:XXXXX”。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钓鱼短信,用户在点击链接后,通常会转跳至一个仿真度极高的虚假网银登录界面,在用户自己填写好账号和密码之后,不法分子的阴谋就算是得逞了。注意正规的银行短信内是不会带有链接的,用户的所有查询动作均需要登录其官方网站,或者拨打客服电话进行查询,同时也可以下载其客户端来快速查询账户内的各项数额。银行客服短信只是其中一类,此外还有“房东换卡号、孩子出车祸、海关扣押快递、法院传票”等等一系列骗局,在收到此类信息时切勿慌张,一定要先核实。
3、扫码骗信息社交软件是网络沟通的主要工具,因此它也成为了不法分子最喜欢的一种诈骗手段。“给萌娃投票、填写个人信息赢大奖、参与即可抽取礼品、测测你的性格、长按二维码领取50元话费”,在微信中我们常常看到此类信息,点击链接后通常需要填写手机号等等内容,个人隐私就这么轻易的告诉了陌生人。更为过分的是,社交应用中的链接很可能是病毒或者木马,一旦用户点击就会感染,同样可以达到盗取信息,或盗刷银行卡的目的。虽然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在不断翻新,但总体上方法不外乎以上几种,加以“包装”之后重新拿来骗人,属于换汤不换药的典型。如果大家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也不要紧,只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是自己的便宜不要占,属于自己的要看管好,遇事不要慌多求证,能做到以上几点即使再狡猾的犯罪分子也拿你没办法。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