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71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为你揭秘猫咪驱虫的四大误区

近些年来,随着“吸猫”、“撸猫”、“云养猫”越来越受到追捧,养猫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一些人不了解正确的养猫常识,猫咪驱虫不到位,致使猫咪感染寄生虫,出现皮肤病,耳病、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据用户调查显示,猫咪驱虫不到位的一大原因是铲屎官对于猫咪驱虫有着很大误区。那么,猫咪驱虫究竟有哪些误区呢?小编为整理了猫咪驱虫的四大普遍误区,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方法/步骤
1

已经给猫咪打过疫苗了,就不需要驱虫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疫苗主要是为了防止狂犬病病毒,猫瘟病毒、猫疱疹病毒、猫传染猫嵌杯状病毒,等病毒导致的传染病, 而非寄生虫,所以打过疫苗的猫咪还需要每个月驱虫。如果猫咪不喜欢打针吃药,可以选择外用滴剂驱虫药,例如大宠爱。还有提醒大家,打疫苗成猫是一年一次,一岁以内的幼猫则需要从8周开始接受3次疫苗注射,而不管幼猫成猫,驱虫是每个月都要做的。

2

没看到猫咪身上有虫子,所以不需要驱虫 。寄生虫都是非常小的,如果肉眼看到的虫卵/幼虫/成虫非常少,肉眼多数是看到跳蚤吸血之后拉在皮肤上的粪便。以跳蚤来说,人肉眼能看到的跳蚤成虫只占跳蚤数量的5%,其余95%是肉眼看不到的蚤卵、幼蚤、蛹,它们都隐藏在沙发地毯等环境中。同时,没看到猫咪身上的虫子不代表猫咪没有被感染。而且寄生虫分体内和体外两种,体内的寄生虫是猫身上看不见的。所以没在猫咪身上看见虫子也要定时为猫咪驱虫。

3

几个月前已经给猫咪驱虫了,就不需要再驱虫了。目前市场上的驱虫药一般药效通常可以维持一个月。但是像跳蚤最短生长周期只有14天,耳螨最短生长周期只有16天。也就是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新生的跳蚤/耳螨 可能又会卷土重来。类似的寄生虫还有不少,它们生长得很快,所以每个月都需要定期对猫咪做驱虫工作。

4

我家猫咪很干净,定期洗澡,不需要驱虫。洗澡的作用主要是清洁,并不能彻底杀死跳蚤等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更不用说了。以体外的跳蚤为例,它生命力顽强,而且可以在水中存活,你可能会洗澡的时候把1-2只跳蚤成虫冲掉。 所以只是洗澡不能替代驱虫药。有些人可能会说,猫咪身上有几个跳蚤没什么大不了,不会对猫咪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当你看到5个跳蚤成虫,意味着已经有95个跳蚤卵/幼虫/蛹在环境或者猫咪的皮屑中等待机会孵化出来。

注意事项

小编认为,既然养了猫咪,就要对猫咪负责到底。为了猫咪的健康,铲屎官们一定要做好驱虫工作,每月使用一次大宠爱之类的驱虫药,日常清洗猫砂盆、垫子、猫窝等。也建议铲屎官们定期带猫咪到宠物医院进行体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