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家的小爷,每天晚上六点半至七点准时睡觉,从来不用哄不用抱,时间差不多了,放到小床上,我就关灯离开房间,没过几分钟他一定就自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他五点半至六点会起床,然后大至七点左右去睡个回笼觉,然后下午还要再睡一个午觉。而这些我都不哄,如果我上午外出,睡午觉的时候到了,在车上他自己就会睡了。不管边上有多大声、不管几个哥哥再怎么吵、不管家里是不是有几十号客人,时间一到,他该睡觉就睡觉,外界的声音从来不会影响到他!有一些妈妈说:我家的孩子就是不哄不睡;我家的孩子就是怕声音大;我家的孩子就是有一点动静就会醒。然后只要孩子一睡觉全家就要静音了,手机门铃一概不许响一下!就连平时在家搅拌机、吹风机、吸尘器这种发大声音的物件都不敢用,就是怕吓着宝宝。的确,很多宝宝在听到突然响起的搅拌机声时都会吓得哇哇大哭,很多新生儿睡觉也常常会有一惊一醒的举动……其实宝宝生下来,本无习惯。妈妈们有没有想过:他的这样或那样的习惯,是不是人为灌输给他的呢?小宝宝怕吵这种说法对吗?新生的小宝宝,从呆了九个月的子宫突然来到一个新世界,他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新生儿的生活状态其实就是长时间的睡觉。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他的睡眠、生活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其睡眠常常是以浅睡眠为主,在浅睡眠中会有睁眼、突然地踢脚抬手、吸吮、哭啼、发声音等很多小动作,但这些动作大多是无意义的。这时大人会觉得孩子醒了,抱起喂奶或换尿片等,这就中断了浅睡眠期的宝宝。时常这样,就造成宝宝睡不久的习惯。所以新生儿的父母,应该学会观察睡眠中的宝宝,他有一些小动作不要马上抱起来,轻轻拍一下,小声哼个摇篮曲,孩子大多数情况是会继续睡下去的。同理,不要因为小宝宝睡觉了,家长就特地把电视机声音关掉;特别的小声说话;或者说特意拉上窗帘,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稍大一点后对声音变得特别敏感,有点小声就睡不好,或者就算是睡着了也很容易被吵醒。宝宝真的是怕大声音吗?孩子往往会被突然的一个响声吓哭。有一次朋友推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在门外散步,突然边上的大楼就放起了烟花,要知道大型烟花的声音是很响的,推车里的孩子当然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朋友一时手足无措,一方面又要抱孩子又要推推车,她做不到!另一方面她只是想着快点离开。于是留孩子继续在推车上哭,她就加快脚步往家的方向走。后来她告诉我,她的女儿晚上睡不好。是的,她的女儿被突如奇来的巨响吓到了。有的时候突然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大家大声讲话,每个人都对孩子给予极大的热情,是又逗又玩,可孩子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眼睛始终找着妈妈的方向……很多很多的原因,很多很多的声音都会是引起孩子受惊害怕的原因,这种时候妈妈不要着急、不要躲避,教会孩子去面对这些声音才是正确的选择。就好像那突如其来的烟花声和突然多出来的陌生面庞,妈妈要做的其实只是抱着孩子并轻轻安慰他,告诉他周围正在发生着什么。亲人的怀抱是孩子最好的避风港,因为他们信任你,所以他们知道只要在你的怀抱里,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伤害不了他,慢慢的,他就会接受这个世界,习惯这个世界上的大大小小的声音,并对它们产生好奇。妈妈的声音不能变得可怕!有的时候孩子本来正一个人在玩,突然他把水杯洒了,这时孩子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边上的妈妈却突然一个尖叫地冲了过去;有的时候孩子因为一些原因不停哭闹,妈妈找不到他哭的原因,本来是耐心的哄着孩子,可突然就是达到极端似的歇斯底里的对着孩子就骂起来……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的是极大的不安全感。你想想,平时那个他最信任、最喜欢的声音突然变了!他突然感觉到那个平时最爱他、最保护他的人,突然不爱他了,那孩子的反映会是什么?自然是哭得更大声啦。不要说是孩子,想象一下:平时一直很绅士的老公,突然有一天对你大呼小叫起来,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再想一想:一个孩子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有多大?所以亲爱的妈妈们,带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你不学会淡定起来,那你只能承认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了。但如果你看到孩子把水洒了,你只是过去把他抱走,并小声却严肃的责备他,他其实就已经可以感觉到自己犯错误了。看开点吧,如果真的有受不了的时候,把孩子交给信得过的人,给自己放一个小假,然后再把自己最好的心情、最温柔的声音带给孩子,这样不是更好吗?怎么教会孩子认识声音、面对陌生环境?宝宝年纪小时神经系统发育得还不完全,对声音会特别敏感,所以很容易被吓到。首先,在他新生儿时期,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不要特意为宝宝安静下来,有一些声音是没有关系的。但不要有突然的声音,这样在宝宝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容易被吓到。有的时候有一些声音我们知道就要发生了,我们可以先对宝宝说,或者抱着宝宝带着他面对这种声音,帮他减少对声音的恐惧。比如说:我洗完澡要吹头发,我知道吹风机一定会发很大的嗓音,这时我会先抱起孩子,把还没工作状态下的吹风机给他看,然后告诉他我们要开了,并在打开之前自己先模仿吹风机的声音,然后我会先开最小的风量,那时声音还不是太大,同时我必须注意孩子的反映,甚至可以让他感受一下吹风机里吹出来的风,等他习惯了一点再把他放在身边的椅子上,让他可以碰到我,或者可以整个靠着我,给他另外一个他感兴奋的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然后我可以继续吹我的头发,一边吹一边记得时不时的注意孩子,逗他玩、对他微笑,减少他对声音的恐惧。他就会发现,妈妈只是在干一件事情,这个东西声音就是这个样子,它不可怕,妈妈还在我身边,它不能对我怎么样。这样几次之后,我吹我的头发,孩子接着玩他自己的,他根本就不会在乎那个吹风机的声音。在每次我一拿机器时,他就已经自己做好了“那个大声音要来啦”的心理准备了!其次在宝宝受到惊吓后,要多亲亲宝宝,多抱抱宝宝,让宝宝有安全感。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他本身对这个生存环境也慢慢熟悉起来时,对声音的恐惧感就会慢慢减少的。孩子可能被吓到,但他其实也会很快忘记,只要他脑子里都被爱装满,他就算害怕都会来不及。比如说,家里一下来了很多客人,这时妈妈就一直抱着宝宝,一一向宝宝介绍这个阿姨是谁呀,那个小朋友是谁呀。如果客人要抱孩子的话,最好也要有一个过程,必须让孩子先对对方有所熟悉,减少他的戒备心理,可以只是和对方拉拉手呀、宝宝坐在妈妈怀里听妈妈和对方讲讲话呀、客人给宝宝一个使他感兴趣的东西“讨好”一下他呀,最后才慢慢的把孩子抱过来,这个过程对孩子去接受陌生人是很重要的。最后,还是那句话,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要教会宝宝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帮着孩子们更快、更好的接受这个新世界!
上一篇:珠宝首饰保养知识大全
下一篇:黄金万两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