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17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双筒望远镜的基本概念

理解双筒望远镜的基本概念1.  棱镜结构:有保罗式PORRO和屋脊式ROOF. 从理论上来说,屋脊式的结构相对复杂,如果使用同样的镜片,同样的镀膜,同样工艺,保罗式效果会优于屋脊式。但是屋脊式望远镜的优点是外观小巧,做工精致,所以一般高档的双筒望远镜都是采用屋脊式的。 保罗式双筒望远镜是双筒望远镜的鼻祖,早期双筒望远镜都采用保罗式,所以保罗式双筒望远镜深受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喜爱。随着屋脊式双筒望远镜的流行,保罗式双筒望远镜成为了低端望远镜的代名词。但是实际上国际知名的品牌,包括美国博士能,视得乐,尼康依然在生产高清级别的保罗式双筒望远镜。
方法/步骤

2. 口径: 保罗式比较经典的口径是50mm和42MM,屋脊式是42mm.对于迷你便携望远镜,口径一般是30mm以内购买时必须理解以下几点:    <1>. 影响双筒望远镜的体积的关键是口径,口径越大,理论上体积就越大。    <2>. 并不是口径越大视野就宽。口径只是影响视野大小的一个因素,视野大小还取决于望远镜内部的结构。同样口径大小的望远镜,视野会相差很大的。比如博士能有款奖杯8X32,32mm的口径,其视野范围却达到130多米,原宽于普通10X50的传统望远镜。     3. 双筒望远镜的倍率:从手能拿稳的角度说,一般选择7-10倍的就足够。     如果您总观察几百米内的小目标,如车牌号,建议选择7-8倍的。如果观察距离需要更远的目标,建议选择10倍的。     只是您需要观测很远目标时,才建议选择10倍以上的。但是手持的望远镜,倍率越高越容易抖。所以建议手持望远镜选择7-10倍的就足够了。    望远镜比较经典的倍率: 屋脊8X42,10X42 ,保罗 8X42,10X50 迷你望远镜 10X28,10X25,8X30,8X26等。     4. 双筒望远镜的充氮防雾,镜片,镀膜    这三个参数是直接影响望远镜的价格和双筒望远镜的成像质量的。但是这三个参数是一种非硬性参数。很多小品牌混淆这三个参数的指标。但是选择双筒望远镜尽量选择具有充氮防雾功能的望远镜。充氮防水防雾,不仅能防水,更为重要的是防尘,具有此功能的双筒望远镜不仅清晰度高,而且长期使用不会出现成像品质下降的问题。 没有充氮防水的机型普遍是低端机型,比如阅野ST,就属于低端机型,没有充氮防水。而与之对应的阅野SX,售价比ST高一倍,主要因为其SX是充氮防水防雾的。所有的高清级别的望远镜都是充氮防水防雾的。    理论上选择望远镜时,销售商提供的这三个参数说明,仅做参考。需要自己实际试用或者看看其它使用者的购买体会。5. 双筒望远镜的光学系统    双筒镜采用的是折射系统,可分为伽利略式和开普勒式两种。伽利略式双筒镜结构简单,光能损失小、镜筒较短、价格也较低,但是,它的放大率一般不能超过6倍,放大率再增加,视场就会迅速减小,视场边缘变暗。成像质量也会下降,所以这种双筒镜用得较少。现在常见的是开普勒式双筒镜,它的视场比伽利略式的大,而且成像更加清晰,但开普勒式双筒镜成的是倒立的像,为了得到正像,在它的光路中加有转像棱镜或转像透镜,这些转像装置在地面观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像的倒正对天文观测来说无关紧要,不过正像望远镜可以给初学者找星带来方便。6.双筒望远镜的视场   视场是反映望远镜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与天文望远镜不同,双筒镜的视场经常不以“度”作单位给出,而是给出在1000米(码)处能看到的景物的最大宽度。如“131m/1000m”或“393Ft./1000Yd。”表示用这架双筒镜能看到1000米(码)处的景物的最大宽度为131米(393英尺)。天文爱好者都习惯使用角度来表示视场的大小,它们之间很容易换算。对于上面的第一个表示式,视场:θ=131÷17.5=7°.5考虑到1码等于3英尺,对第二个表示式,视场:     θ=393÷52.5=7°.5    双筒镜的视场是由棱镜和目镜的设计决定的。口径和放大率相同的双筒镜视场往往不同,大视场能给观测带来不少方便。但视场边缘的像质往往较差,价格也较贵。双筒镜的相对口径(即口径与物镜焦距的比值)比一般的天文望远镜大,而面状天体在望远镜中的亮度与相对口径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双筒镜比天文望远镜适于观测面状天体原因。在许多双筒镜的说明书中经常提到“出瞳直径”。它是相对于入瞳直径(即望远镜的口径)而言的,它是由物镜汇集的光束进入观测者时的直径。在数值上等于物镜直径与放大率的比值,如10×50的双筒镜出瞳直径就是50mm/10=5mm。出瞳直径越大.成像越亮。人眼瞳孔直径在完全黑暗的时候最大,为7毫米,所以出瞳直径不应大于7毫米,否则一部分光线就会因为无法进入瞳孔而白白损失掉。一般来说。用于天文观测的双筒镜出瞳直径在7毫米左右为宜。通常认为7×50型双筒镜最适于天文观测,它的出瞳直径为7.1毫米,成像清晰明亮,视场较大,一般为6~70,而且重量轻,易于手持观测。随着年龄的增加,瞳孔的最大直径会逐渐变小。30岁左右时为6毫米,40岁以上一般只有4.5~5毫米。这时使用10×50的双筒镜较合适。在理解双筒望远镜的视场时,一定要知道一个概念:同样口径,同样倍率的望远镜,其视场差别非常的大。特别是在购买便携望远镜时,视场非常重要。7.双筒望远镜的出瞳距离    出瞳距离是能够看清整个视场时眼睛与目镜的最后一片镜片间的距离。它的大小对于戴眼镜的近视患者非常重要,虽然摘掉眼镜重新调焦后仍能看到清晰的像,但当需要用肉眼和双筒镜反复交替观测星空的时候就很不方便了。另外戴散光眼镜的人如果摘掉眼镜,无论怎么调焦也是无法看到清晰的像的。    要戴着眼镜看清整个视场,出瞳距离予少应为14~15毫米。当出瞳距离少于8毫米时,即使不戴眼镜的人使用起来也会感到不方便。 最后建议    如果要选择高清级别的望远镜,建议选择国际上知名的品牌。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