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要性
指事件内容的重要程度。判断内容重要与否的标准主要看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程度。一般来说,对越多的人产生越大的影响,新闻价值越大。
2、接近性
越是心理上、利益上和地理上与受众接近和相关的事实,新闻价值越大。心理接近包含职业、年龄、性别诸因素。一般人对自己的出生地、居住地和曾经给自己留下过美好记忆的地方总怀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情感。所以在策划事件营销时必须关注到你的受众的接近性的特点。通常来说,事件关联的点越集中,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3、显著性
新闻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知名程度越是著名,新闻价值也越大。国家元首、政府要人、知名人士、历史名城、古迹胜地往往都是出新闻的地方。
4、趣味性
大多数受众对新奇、反常、变态、有人情味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有人认为,人类本身就有天生的好奇心或者称之为新闻欲本能。
大多数受众对新奇、反常、变态、有人情味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有人认为,人类本身就有天生的好奇心或者称之为新闻欲本能。
通过以上事件营销案例,总结了事件营销的三步走:第一步:新闻事件爆发当天,在营销活动推出时必须跟进新闻传播;第二步:在新闻刊发后,迅速在网络上发表分析文章,带动第二轮讨论;第三步:整理所有相关新闻,让更多的目标受众获悉。
受以上事件营销案例的启发,我们每一个中小企业如何策划事件营销?近几年,说起事件营销,不得不说王老吉。王老吉的事件营销从汶川地震的试水,到玉树事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看不到官方的新闻通稿,很正规的“软文”,相反,取而代之的是:论坛的帖子、主题、讨论或者一些形式独特的新媒体。如:手机媒体和手机门户网站。王老吉如此“高段位”的事件营销,并不每一家企业都能做到的——原因如下:
首先,企业肯定要有实力。其次,维持品牌形象。再次,短期很难回收效益。具体如何操作事件营销呢?谭老师总结了事件营销成功的“十二字诀”:塑造个性;把握环境;随机应变。如何成功地策划或组织实施事件营销呢?著名企管专家李绘芳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 END
事件营销包括品牌正面形象推广的事件营销和危机应变的事件营销两种。前者是通过某一品牌大型推广活动强化和美化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后者是通过危机应变处理,消除事件的消极影响对品牌形象的损害,并且通过系列的营销活动重塑或强化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事件营件,不要就事论事,我们应置身品牌全局的视野来看待问题;不要将事件营销仅看作是一次促销活动或一次危机善后工作,而应将其看做一次品牌形象重大推广活动或一次品牌形象拯救、修复和提升行为。
很难想象,一个平时不关心品牌形象、品牌策划的企业,一个不关心媒体关系、公共关系的企业,一个没有危机预警意识或机制的企业,一个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反应能力差的企业能组织一场成功的事件营销。事件营销其实是厚积薄发,企业平时各种运营能力的积累是有效实施事件营销的有力保障。
组织一次事件营销之前,高层在决定事件营销的战略目标后,应尽快成立事件营销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指定合适的总负责人(或是总经理或是其他高层,应具有全局视野),并确定相关小组成员和职责。
根据事件营销的方案,规模大的事件营销,的各部门的参与或协作,如策划部门、营销部门等。这时,部门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抛开繁杂的理论,事件营销可以主要的归纳到两个核心——“借势”和“造势”!事件营销以小博大,花小钱、办大事,往往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制造热点事件,创造新奇概念,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发展所倚重的一道独门暗器——事件营销,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