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食食物 1 金橘:能理气、解郁、化痰、除胀、醒酒。《本草纲止》称它“下气快膈。”《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橘醒脾,辟秽,化痰,消食。”无论气滞型腹胀或是食滞型腹胀,均宜用金橘煎汤喝可泡茶饮。民间习惯做成金橘饼,腹胀时嚼食一、二枚。 佛手柑:能理气、化痰,也能消食解酲。《本经逢原》中就说它“专破滞气”。《本草便读》亦载:“伸缩手,功专理气快膈。”《随息居饮食谱》又称它能“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所以,凡是腹胀之人,无论是气滞或食滞引起,均宜用鲜佛后12-15克,或干品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2 槟榔:能下气除胀,又能消食解酒。《用药心法》中说:“槟榔,苦以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鹤林玉露》曾指出:“岭南人以槟榔代茶,醉能使之醒,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顿解;饱能使之饥,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凡气滞或食滞腹胀者均宜。然槟榔毕竟是破破气耗气之物,适宜气体壮实之人短暂食用。 3 萝卜:能健胃消食,顺气宽中。《四声本草》中载:“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本草纲目》亦云:萝卜“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甚效。”可见,萝卜对食滞腹胀者尤宜。或捣汁饮,或煎水服,除新鲜萝卜外,萝卜子、萝卜叶、老萝卜根煎水服用,也适宜食滞腹胀之人。 胡荽:有消食下气作用。中医常用以治疗食物积滞,崔禹锡《食经》称:“调食下气。”《食疗本草》说它:“至消谷能食,消费品肠风,热饼裹食。”《日用本草》亦认为,胡荽“”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所以,对食积腹胀者尤宜。 4 青菜:能通利肠胃,无论气滞腹胀或食滞胀胀者皆宜。青菜含丰富的维生素和食物纤维,能刺激胃肠里动,通利二便,帮助消化,消除腹部胀满不适。 豇豆:含多量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对食滞腹胀者尤为适宜。《四川中药志》中记载:“豇豆健脾胃,消食,治食积腹胀。”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还介绍治食积腹胀,嗳气:“生豇豆适量,细嚼咽下,或捣茸泡冷开水服。” 5 山楂:能消食积,特别是能消化肉积。《滇南本草》中说:“消肉积滞,下气。”《日用本草》亦载:“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本草纲目》噌记载了邻居小儿一案,因食积肿,腹胀如鼓,取山楂食之,“至饱,归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凡食积腹胀者,均宜多吃些山楂。 6 杨梅:能和胃消食,唐代食医孟诜认为杨梅“和五脏,能涤肠胃。”现代《中国药植图鉴》亦载:“治心胃气痛有效。”《泉州本草》载有一方:“治胃肠胀满,杨梅胆怯食盐用,越久越佳,用时取数颗泡开水服。” 7 啤酒花:能健脾消食,适宜消化不良之人腹胀者服食。民间多用啤酒花10-15克,开水泡茶饮,对气滞腹胀或食滞腹胀者有效。 8 紫苏叶:是一种调味品,并能解鱼蟹毒,有理气除胀的作用。《日华子本草》称:“称心腹胀满。”《本草纲目》载:“紫苏叶行气宽中。”《本草汇言》中还说它“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所以,凡气滞腹胀者,尤为适宜,可用紫苏叶10克煎水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 9 砂仁:为民间常用芳香性调味品,能行气和胃、除胀,适宜脘腹痞胀,不思饮食之人食用。明李时珍说它“理元气,通元气,散寒饮胀痞。”凡气滞腹胀,尤其是受凉后寒气腹胀者,尤为适宜。每天可用砂仁3-5克,捣碎,煎水服。或开水冲泡当茶饮用。 10 白豆蔻:是一种芳香健胃调味品,能行气、暖胃、消食、宽中、除胀。功与砂仁同。凡气滞腹胀或食滞腹胀者,均宜用白豆蔻3-5克,煎水代茶。 此外,腹胀之人还宜吃大麦芽、胡萝卜、橘子皮、刀豆、大白菜、芹菜、蕹菜、冬瓜、瓠子、番茄、苦瓜、茴香、薤白、橙子及茶叶等。
忌食食物 腹胀者忌吃糯米、大枣、龙眼肉、莲子、饴糖、豆浆、洋葱、黄豆、芡实、荞麦面、赤砂糖、白糖,以及黄芪、黄精、白术、人参、甘草等。
(1)砂仁鲫鱼汤:砂仁3克,鲫鱼1尾,葱、姜、精盐适量。将鱼去磷、鳃、内脏,洗净;将砂仁洗净,放入鱼腹中;鱼置于锅中,加水适量,琥火烧开后用文火炖至鱼熟,加调料焖数分钟即可。食肉饮汤。行气利水,健脾燥湿。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腹胀,泄泻腹痛等症。 (2)胡椒炖肚:猪肚1个,白胡椒13克,葱、姜、大茴香、料酒、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屈,用开水烫内膜,刮洗干净;白胡椒捣碎填于猪肚内,并在肚内留适量水分,将肚的切口用线缝投入锅内,加适量水、葱段、姜片、精盐、茴香、料酒、用文火炖熟即成。佐餐食用。温中化湿,行气止痛。适用脘腹胀满、腹中雷鸣、不思饮食、腹脘冷痛、不消化、呕吐等症。 (3)草果羊肉汤:草果5-6克,羊肉500克,豌豆80克,青萝卜200克,姜、香菜、盐、醋、胡椒粉适量。洗屈羊肉,切成小丁,青萝卜洗净也切成小丁,豌豆洗屈,姜剁成细末。将草果、萝卜丁、羊肉丁、豌豆同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琥火烧开,后改用文火,加姜末炖约1小时至肉熟烂,加入盐、醋、胡四海粉和进菜末调味即成。佐餐食用。益脾暧胃。适用于腹脘受寒,腹胀雷鸣,消化不良等症。 (4)陈皮油淋鸡:陈皮30克,花椒15克,雏公鸡1只,花生油、佐料等各适量。将鸡收拴干净后用绍酒、精盐、五香粉拌匀抹于鸡身内外,入盆加葱、姜、花椒上笼蒸熟取出,再放入卤水锅内卤至上味,捞出晾干;锅置中火,加花生油烧七成热,放入陈皮条炸至深色捞出,再放入鸡滚一下,提起鸡,舀油不断淋鸡峰至黄色即成。然后将鸡切成长条块,摆盘淋上麻油即可食肉。佐餐食用。健脾助运。适宜于脾虚气滞所致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大便稀溏不爽等症。 (5)参芪鸽肉汤:党参20克,黄芪20克,山药30克,净白鸽1只,精盐、调料适量。将鸽肉切块,放砂锅中,加党参、黄芪、山药、盐、调料和适量水,文炖煮50分钟,肉熟后饮汤食肉。隔日1次,连用10天。益气健脾,补中和胃。适宜于脾胃气虚所纳食不振,食后腹胀等症。 (6)夏朴蜜汁:半夏6克,厚朴6克,蜂蜜适量。将半夏、厚朴煎取药汁,然后加入蜂蜜和开水饮用。日服1次。适用于烦燥不安、脘腹胀满等症。 (7)豆蔻煨肘:豆蔻15克,大枣50克,冰糖100克,猪肘750克-1000克。捣碎豆蔻,用纱布袋装好,扎口;大枣洗净;猪肘除尽残毛,洗净,用开水烫净;取半量冰糖炒成浓黄色糖汁;将猪肘、豆蔻药袋、大枣、冰糖汁、冰糖同置砂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开后,撇净浮沫,用文火炖煨至肘熟烂,即成。佐餐食用。健胃助消化行气。适用于脘腹胀满,腹中雷鸣,消化不良,呕恶,食欲湃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