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政府传统的“公文往返式”办公提出挑战,民众不仅需要政府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而且需要公平、透明的服务。电子政务一方面通过网上资讯共享使政府各部门间更为密切合作,节省人力与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使民众可以利用网络与政府进行互动沟通。因此电子政务不仅能使政府更好地向民众提供服务,并且将带动整个政府与民众关系的变化。一、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对推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作用:电子政务的实施,可以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行政运作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重塑政府的良好形象。传统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作风严重等弊病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与威信。实行电子政务,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将政务公开,可以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从而使政府以一个崭新的形象面对社会与公众。密切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了与政府“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公众利用网络与政府进行互动沟通。一方面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公告、新闻、办事规程等更多的政府信息;另一方面,政府也能够及时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愿望。通过网络,双方拉近了距离,使公众对政府的亲切感加深,对政府更加信任,对政府的工作更加关心,而公众享受到的是政府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的贴心服务。二、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可以把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建设电子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内部网(办公业务网)、专用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外部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办公资源数据库等四个要素构成。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系统。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系统。电子政务服务系统主要由信息服务、办事服务和电子商务等三个子系统构成。进一步优化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推进,民众对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建设电子政务的目标只能是动态的、持续的、升级的。因此,应建立健全与电子政务相配套的行政流程,使民众能够获得统一、便捷和优质的电子政务服务。经过我国政府的大规模投入和建设,我国电子政务已经由基础建设阶段,迈向应用发展阶段。但从目前来看,电子政务本身的服务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离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制约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因此,以公众服务为中心,以多种形式和手段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效能,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
上一篇:蛋包饭的做法
下一篇:如何在网上查询香港移民申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