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55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说说古代祭天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再往前就是史前,就是这茬文明前还有文明,从出土的文物看都是充满了神传文化的。古人为什么要祭天呢?看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女娲用泥土造大人小人中人,上帝造亚当夏娃。不同形象的神造了不同的人。如果神开创万事万物是真的,造人来给人用是真的,不难理解那时的人为什么会敬神。古人为什么要祭天呢?中国传统的祭祀大致分为三类,祭天神、祭地祇、祭人鬼。这是人们尊敬神灵,感激神灵护佑,并祈求福报的行为。祭天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历代帝王都不敢懈怠祭祀上天。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日子,率领群臣虔诚焚香,祷告国泰民安。据记载,中国早在周朝时就形成了完善的祭天仪式。每到冬至这天,周天子都要在国都南郊的圜丘,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唐宋时期,祭天成为一种只能由皇室进行的仪式。后来这种庄严的礼仪也被其他民族的君王所接受和仿效。清朝时,满清皇族扩大了祭天的范围,大的政治事件也要去天坛祭天,如皇帝登基、册立太子、册立皇后、皇帝出征等。在祭天仪式中,最隆重的莫过于封禅。封禅是君主在太平年间或有祥瑞现身的特别之年才举行盛大典礼,一般只有作出大政绩的君主才有资格举行,如唐太宗、清圣祖等。封禅一般都是在泰山举行,五岳之中泰山最高,在此祭天,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受命于天。所以,封禅就是历代帝王强调“君权神授”的最庄严的礼仪。在古代,祭天与祭地是同时举行的。远古时人们就有了对土地的崇拜,认为大地养育着万物,就像慈母一样,即“父天而母地”。再说下祭典程序①迎帝神:皇帝从昭享门(南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②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回拜位。③进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回拜位。④行初献礼: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然后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⑤行亚献礼:皇帝为诸神位献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⑥行终献礼:皇帝为诸神位依次献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禄寺卿奉福胙,进至上帝位前拱举。皇帝至饮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礼。⑦撤馔:奏'熙平之章'。⑧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⑨望燎:皇帝观看焚烧祭品,奏'佑平之章',起驾返宫,大典结束。祭天如此的隆重,纵看历史,那个民族敬神,神就让这个民族富有强大,这个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