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55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颠覆人们以前认识的考古发现

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常识,随着考古学的发现,逐个被颠覆,现在列举一些告诉大家。
工具/原料
1

考古发现

2

认知常识

方法/步骤
1

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历史学界是不承认中国的商代存在的,甚至连部分中国的历史学家也否认,认为商朝只是存在神话故事中。随着殷墟的发掘,证明了商朝的存在。

2

秦朝就存在记忆合金,不是当代西方国家的专利发明。

3

孙膑和孙子不是同一个人,《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不是同一部书,不是同一个作者。

4

《史记》关于陈胜吴广的记载错误,根据这批秦简里的法律规定,陈胜吴广被发配渔阳,在大泽乡因雨被阻,是不应该被砍头的,最多也就是鞭笞而已。

5

殷商时期青铜器可能来自于古埃及:殷商时期青铜器的Pb同位素组成高度放射性,国内唯一与之Pb同位素组成吻合的铜矿峪铜矿的Pb、Sn含量与殷商青铜器十分不吻合,表明国内的铜矿都不可能的殷商青铜器的产源。殷商青铜器的Pb等时线年龄约为20~25亿年,表明来源于太古宙克拉通地区,存在可以制造青铜器古文明的太古宙克拉通地区仅有北非地区,即古埃及。这表明,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铜的原料产地为古埃及。

6

金缕玉衣的样子,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两件。我看了一个纪录片,清楚记得里面说在此之前,金缕玉衣是传说中的东西,没有人知道完整的是什么样的。

7

《竹书纪年》出现,禅让制的质疑。比如说舜帝非尧禅让,乃舜帝篡位。

8

关于“七损八益”。“七损八益”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七损八益”是对药理或对病理的解释。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天下至道》里记载,“七损八益”讲的是“房中术”,《黄帝内经》是在七损八益的基础上展开医学的论述。

9

关于“烽火戏诸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西周的灭亡,是由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的,这个说法流传极为广泛,甚至被选入了历史课本。考古发现的竹简记载,西周的灭亡,是因为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侯便联络戎族打败了周幽王,西周因而灭亡。竹简上没有提到“烽火戏诸侯”的历史事件,“烽火戏诸侯”纯属子虚乌有。

注意事项

考古学校对了很多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很多神话传说比信史更加准确。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