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01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家有宝贝”家庭的安全宝典

对于幼小而又生性好动的宝宝而言,家庭里处处都有隐形的危险:热水瓶、电插座、打火机、针线盒、桌子拐角、门缝处......对于家有小宝贝的家庭而言,如何避免“宝宝雷区”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危险发生,家庭安全宝典,告诉你不能不说的“宝贝安全秘密”!一、客厅篇在家里,宝宝活动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客厅了。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客厅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地毯式搜查”。看好门把手使用安全门塞,或用两条厚毛巾,拴在门里面和外面的把手上,防止风把门刮上时,宝宝的手被掩住。各屋的门钥匙,最好都备一把在客厅,以防宝宝误把自己反锁在屋里。看好大件儿时常用吸尘器对全屋进行“地毯式搜索”,把那些小的、不易被发现的小东西清理掉,如硬币、别针、珠子、纽扣等。电视机、DVD机等比较重的电器,要远离桌边,书架最好能与墙固定,以免宝宝试图沿着它“爬楼梯”的时侯,把整个书架拽倒而被砸。看好家纺  窗帘和百叶窗的绳索要收高、打结,让宝宝够不着。否则很容易缠绕在里面,甚至缠住脖子,十分危险;卧室床单不要拖地,以免绊倒宝宝。客厅危险4雷区雷区1:地板  危险因素:用水泥、磨石子、瓷砖等所铺设的地板,容易让学习爬行的宝宝一不小心跌倒而受到伤害。安全改造:可在硬地板上面铺设厚厚一层软垫,并且避免用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花纹抠起来吃。雷区2:窗户  危险因素:会爬的宝宝,探索范围慢慢扩大,窗户就是他的目标之一。若不小心让宝宝爬到了窗口,很有可能会掉下去造成生命危险!  安全改造:窗户加上护栏或者防盗窗,或者让床远离窗户,防止宝宝爬上窗台。 雷区3:桌角、柜子角  危险因素:尖锐的桌角或者是柜子角,万一宝宝碰到了,就有可能造成脸上或头上“破相”!  安全改造: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或用海绵、布等包起来,也可暂时把这些桌子、柜子搬离宝宝爬行的房间。  雷区4:电插座  危险因素:宝宝爬行过程中,可能会爬到插座附近,好奇地把小指头插进插孔内,有触电的危险。安全改造:可使用电插座的防护盖,或是使用安全插座。也可用绝缘材料将它们塞好、封上。如何应对宝宝触电?宝宝会爬以后,经常在家里这儿爬爬,那儿抠抠。插线板的小孔更是宝宝喜欢探秘的神奇地带,因而常有触电的危险。  触电后的紧急救护  1应该用不导电物,如干燥木棍、竹竿等,挑开电线或切断电源,尽快使宝宝脱离电源;2立即检查呼吸心跳,呼吸微弱或停止时,立即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时,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心脏按压。具体次序为先做1次人工呼吸,再做4次心脏按压,不断重复;3马上将宝宝送入医院。二、卧室篇卧室容纳了宝宝游戏、独处、起居等很多功能,卧室的安全细节也是父母最应该关心的,以免会造成很多意外。窒息的危险至少宝宝2岁以前,不要让他用大枕头睡觉,大而松软的枕头可能使宝宝窒息。要让宝宝习惯仰睡,而不是俯卧位。仰睡是最安全的睡姿;妈妈要与宝宝分床,可避免睡觉时不小心翻身压着宝宝。寝具选择要拿走买来床褥时拆下的任何塑胶或聚乙烯包装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可能会意外的出现在宝宝的嘴边、鼻子旁边;盖上适当的被子,不要使宝宝太热或太冷。保持空气流通要注意保持宝宝睡眠空间的空气流通。不要在宝宝房里面吸烟,也不要密闭宝宝卧室,给宝宝一个无烟的、空气清新的环境。看管好家中的小药箱药箱是现代家庭中居家必备的生活用品,头疼脑热、跌打扭伤,在身体最不舒服的时候,总少不了从药箱中拿点急救的药品,缓解暂时的病痛。父母一定要注意把家庭用药放在带锁的药箱当中,让宝宝不易拿到;过期的药物应该及时清理。卧室危险4雷区雷区1:花瓶等易碎品  危险因素:花瓶等玻璃易碎品带来的危害可不小。一旦碰碎,玻璃碎渣则可能划破宝宝稚嫩的皮肤。  安全改造:把易碎品不要放在有桌布的桌子上,因为宝宝拉扯桌布的时候会将它们拉扯下来。雷区2:气球等类似物品  危险因素:气球、塑料薄膜、塑料袋等类似的物品容易引起宝宝窒息。  安全改造:把这些东西收拾好,放在远离宝宝运动的地方,或干脆放到另外一个房间里。  雷区3:药品或其他有毒食品  危险因素:宝宝都有一个“爱好”,不管什么东西都喜欢放进嘴里,要是不小心误食了药品、有毒食品等,后果很严重。安全改造:药品之类对宝宝有危险的食品,最好放在宝宝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比如锁在卧室的抽屉里。如何应对宝宝异物吸入?宝宝窒息多由于异物进入气管、气管受压迫所致。我们也经常看到宝宝被食物呛到,也其实也是一种轻微的异物吸入。让宝宝吐出异物可以吐出来的,让宝宝吐出来。对12个月内的小宝宝:把宝宝倒拎起来,猛拍其背部;对12个月以上的宝宝:让宝宝做在妈妈的腿上,或妈妈蹲在宝宝身后,双手从后楼住宝宝,用力压腹部。妈妈要把纽扣、硬币、玻璃珠、别针、图钉、果核、豆子、瓜子、泡泡糖等远离宝宝所能够到的范围,防止把小物品含在口里玩耍;给宝宝喂药时千万不能捏住鼻孔,待宝宝张嘴透气时,突然把药粉或药片灌入口内,这样很容易引起吸入异物的意外事故。如果宝宝吃下去的东西堵住气管、窒息时、剧烈地咳嗽、吃下去尖的或别针时,要立即去医院。三、厨房篇厨房,父母为宝宝烹调美食的地方,也是宝宝非常好奇,时常想要进去一探究竟的所在。稍一疏忽,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就可能隐藏着给宝宝的安全构成威胁的隐患。管好热水、热汤  妈妈养成用带盖子的旅行杯喝热水的习惯。因为旅行杯是密封、隔热的,不会因歪倒而把热水撒出来;不要把暖壶、茶壶这样的东西放在桌子边沿附近。防止宝宝撞伤橱柜尽量不要用玻璃门;抽屉、柜门用安全锁锁好;及时清理地上的水或油渍,以免宝宝滑倒;用固定的餐桌垫代替桌布,以防宝宝拉桌布角时,桌上的东西砸伤宝宝。管好小工具洗洁精、刀具、火柴、打火机等要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或者锁在抽屉里,不要让宝宝靠近灶台。电饭锅、微波炉等电器的电线尽可能不要拖在地上或搭在桌边。垃圾袋放在隐蔽的地方,塑料袋则更要收拾好,以免宝宝拾到玩耍,蒙在脸上引起窒息。如何选择安全餐具?餐具选择不当,会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一般来说,要避免选择以下几种婴幼儿餐具。普通塑料餐具普通塑料餐具在加工时为配合特定材质需要添加溶剂、可塑料与着色剂等,这就可能具有一定毒性。使用塑料餐具盛装食物时,这些微量塑胶成为会转移到食品中,损害宝宝的健康。妈妈一定要选择经过国家相关部门严格检验的、专为宝宝设计的塑料餐具。彩色餐具彩色餐具上的彩釉彩釉中含有大量的铅,酸性食物可以把彩釉中的铅溶解出来,与食物一起进入宝宝体内;涂漆的筷子也不能用。因为漆中含有铅,当这种筷子用久老化或者宝宝放在口中反复咬嚼时,漆就可能脱落下来,影响宝宝生长并对其智力发育构成严重危害。尖锐餐具不锈钢饭勺、刀叉对宝宝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宝宝的定位能力和平衡能力一般较差,使用锐利的餐具容易将其口唇刺破。一旦发生意外,比如宝宝跌倒或与物体产生碰撞,还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如何应对宝宝烧烫伤?烧伤、烫伤是低龄宝宝的主要意外伤害。它们所形成的伤害,很容易给宝宝留下终身的疤痕,而且还会给他们的未来工作生活带来心理障碍和负担。应对4步骤1马上冷却宝宝被烫伤的地方,通常用自来水冲洗被烫的地方,大约5—10分钟;2用剪刀把宝宝被烫皮肤出的衣服剪开。但是不要直接包宝宝的衣服扯下来,那样会感到很痛;3用干净的毛巾把宝宝被烫伤的皮肤盖上,并松松包裹一圈;4根据宝宝受伤的情况,尽快送医院检查。四、卫生间篇卫生间卫生间虽然只是小小的一间,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的安全隐患需要父母多加注意的。 防止宝宝锁门厕所、浴室的门应该是从外面打开的,以防宝宝自己把自己锁在里面;大多数宝宝都对抽水马桶极感兴趣,所以马桶一定要盖上盖子,或干脆把厕所门锁上。藏好物品消毒液、洗衣粉、漂白粉、化妆品、剃须刀、肥皂、浴液等都要锁在宝宝够不到的柜子里。浴室电器如剃须刀、吹风机等,务必在用完之后拔掉电源;浴室内电线、插座要隐蔽。一位妈妈曾经历过这样的“惊魂一刻”:她把用来清洗厕所的消毒液装在绿茶瓶子里,没想到刚一转身,宝宝抄起瓶子就往嘴里灌。吓得她拎起宝宝就往医院跑。幸亏发现及时,宝宝没啥大事。把消毒液等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宝宝们好奇的天性使得他们勇于尝试一切液体“饮料”或“新鲜食品”。厨房厕所使用的清洁剂、鞋油等都应该放在宝宝够不着的高处或有锁的柜子里,千万不要把化学物品放在饮料瓶、饼干罐里。严防宝宝溺水妈妈绝对不可以把宝宝单独留在浴室或洗澡盆旁边,即便是浴缸或者澡盆只有少量的水,也会有造成宝宝溺水的危险。也不要在水池、澡盆或浴缸内蓄水,就算是只有6厘米深的水,也有可能造成宝宝的溺水窒息。避免滑倒或滑脱被水打湿的浴缸或地板都变得非常滑,所以,无论是大人抱着宝宝还是宝宝自己在浴室里行走,都一定要高度注意防滑,最好在浴室的地板上铺上防滑垫或防滑毯,并养成一有水渍就马上擦干的习惯,让地板随时保持干燥,就能大大减少滑倒的危险。宝宝洗澡有讲究洗澡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一些以外的情况发生,以确保宝宝的安全。而洗澡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危险的潜在基因,因此洗澡的步骤也要正确,这样才会全面确保宝宝的安全。先冷水后热水在放洗澡水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先冷水后热水的这个原则,让水的温度逐渐升上来,以免在放水的过程中不慎烫到宝宝,也是为了防止过热的洗澡水给宝宝带来意外伤害。不要使用淋浴如果家中大人是使用淋浴洗澡的话,不要给宝宝用淋浴,要准备好一个宝宝专用的洗澡盆,将淋浴中的水放入盆中。因为宝宝站立的话很容易滑倒,而且父母很不容易控制宝宝,不能彻底给宝宝好好洗澡。冬夏洗澡的原则在夏天最好要天天给宝宝洗澡,冬天是每星期2~3次。洗澡水应该是开水放凉至38~42度。洗澡时父母要亲切的注视着宝宝的眼睛,用语言与他交流,动作还要轻柔,让宝宝感觉洗澡是件高兴、安全、舒适的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