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93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藏匠——三境界

藏匠三境界:净界、敬界、静界
方法/步骤
1

净界藏传佛教讲求“净三业”,第一业即为“净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既是说若要修得正果,必先斩除身上的恶习与业障。这是禅修的第一步。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的身体要讲究气息调和阴阳平衡,才能百病不侵。藏茶可以净化身体,能将身体中因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规律所导致堆积在体内的污浊清除体外,调理内息,从而将身体各项机能恢复平衡。达到“净身”的效果。从佛教“万法归一”的哲学的思想来说,万法指任何事、物、精神及物质等等。无论是体内的污浊,还是人身上的业障,不好的事物都需要清除体外,才能使身体和心灵得到干净!

2

敬界佛家修行讲求“净口”,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而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做事讲求“恭、谦、礼、让”等优良品行。现代人,由于经常承受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常使人心浮气躁,易怒,易争执,易吵骂,待人不礼敬,时常犯下口业之失。而品茶论道讲求心境平和、参禅悟道。在藏茶文化里,品茗藏茶需小火慢煮、大碗慢品方是正统。品茶时,与人同坐,煮茶交友,以茶论德。平息内心的浮躁,不妄言,不妄语,心平气和,恭谦有礼。既能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又能在品茗时相互交流,与朋友增进感情。

3

静界品茶亦是修行。佛学与在藏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就是六根清净,驱除“贪嗔痴慢疑”,让“眼耳鼻舌身意”达到没有妄念的境界,最终自我解脱,追求无我相。藏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追求最为纯粹的自然!无论品茶亦或参禅悟道,最终追求的都是不执一念、不染一尘,追求心灵的解脱!追求“本性无我”的最高境界!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