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书 许多妈妈朋友都说过,宝宝根本不看书,抓着书就是撕,家里买的书都撕坏了,不买了,买回来也是浪费。 其实就“撕书”这个问题来说,并不能单纯的从“培养阅读爱好”这个角度来解决。 首先要明白“撕纸”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是一个必经成长阶段,也是精细动作、智力发育的一种很有益的锻炼,是手的敏感期一个重要表现,在宝宝开始迷上撕纸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提供盒抽纸巾、广告单页给宝宝撕,撕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加入进来一起撕,并和孩子描述撕的形状,甚至表扬鼓励他撕得好。这样,孩子一开始就会对什么能撕很明确,即使书就放在广告单页旁边,他也能准确分辨出来。 这个阶段充分满足了孩子撕纸的欲望,一般在2-3个月后,他便会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再也不会故意撕任何纸张,当然更不会撕书了。 小结:对孩子撕纸这一游戏方式应给予最大的尊重,且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向她传递出什么是可以撕,什么是不可以撕的区别信息,当宝宝的游戏愿望得以正当途径的满足后,自然不会去破坏不应该破坏的东西。
不参与阅读。 这也是很多妈妈提到的。妈妈抱过宝宝,翻开书,深情并茂的和宝宝讲书里的故事,刚翻了一页,宝宝挣脱妈妈怀抱,走开了。无论妈妈怎么呼唤宝宝,怎么引导宝宝,宝宝就是不参与,自己玩自己的。 其实多数孩子开始都是这样。父母在亲子阅读早期一定要有耐心,并坚持下去。一开始就像独角戏一样,选择一个固定的地点和相对固定的时间,开始读绘本,仍由孩子玩自己的,只是每本书开始之前和孩子说一声:“宝宝,我们现在看某某书了!”一般不会超过1个月,孩子便会对你这个固定动作开始感兴趣,也许一开始只是过来瞄两眼,然后慢慢的多看一会,最后他便会过来挨着你,看到翻页,直至听你讲完整本书。 小结: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好的办法是从家长开始,如果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阅读,那孩子也很难投入其中,如果家长的目的是和孩子一起阅读,那家长投入的状态自然会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不由自主的跟进其中。但是这也许会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期间,便需要父母对自己的坚持。
宝宝对书的内容没兴趣 我们在选书的时候,第一要素是根据宝宝当前的兴趣点来选书,而不是优先考虑什么样的书更有教育意义,或者这些书是名家绘本。宝宝的兴趣是选书的基础。对于1岁的孩子,何必有那么多的要求,他愿意看书,他能选出他想看的书,这不已经很好了吗?至于书上的内容是什么又有什么重要,他还有一辈子那么长的时间来看各种各样的书,再者说,就算我也有自己喜好和不喜好的内容,也不是对所有书来者不拒啊。 小结:每一本书都会有它的特点和兴趣点,只要孩子能接受听父母读完这本书,那说明她都是有兴趣的,因此不必执着于孩子看完一本书有什么表现,而如果孩子在某个阶段对某个东西特别有爱好的时候,便可以根据她当下的兴趣点有意识挑选一些契合的书,提供宝宝兴趣。
父母的时间问题。 许多家长都说现在工作那么忙,回家哪里有时间陪宝宝看书啊! 其实 孩子的书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部头,以著名的小熊绘本为例,每本大概不足10个翻页,阅读一次大概不足3分钟,所以看10本8本简直就不如喝一杯咖啡的时间。而且亲子阅读并不是看数量的,只要孩子喜欢,哪怕每天看一本也是好的,难道每天抽5分钟出来和孩子看书都没有吗? 小结:时间问题即是态度问题,只要你愿意,挤挤总是会有的。
经济问题。 有妈妈说,宝爸不赞成给宝宝买书,家里老人家也说给这么小的宝宝买书太浪费。那我们不如来算一笔经济账。以低幼中最热门的《小熊绘本》为例,一般价格在40元左右一套,每本平均大约3元。而这套书能看多久?如果从10个月开始看,基本可以看到3岁以上,算下来每天的花费不足1毛钱。现在的社会,1毛钱能买什么?一口猪肉?还是1小杯汽油?但是15本书可以带来宝宝全年的阅读快乐,如果这还算浪费,那真不知道应该如何来界定什么是不浪费了。 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给宝宝选书的时候应未雨绸缪,早早的先选定书目,等到网上书店有大力度优惠活动的时候下手,并适当给购书计划做一定的限额,尽量不要超支,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分钱都能花到最恰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