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到家,一家人往往喜欢的围着跟它玩,看到它可爱的样子,忍不住会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小狗吃,比如好吃的肉类食物什么的,可1~2天后小狗常常会产生胃肠机能障碍。这种溺爱是非常错误,应当考虑的是:由于幼犬的胃肠消化能力较弱,食物中含纤维尽量少些,应柔软易消化。一般在3~4个月以内,以粥状食物或干燥食物加水浸泡后食用为宜。其他一些食物,常会引起消化不良、拉稀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幼犬吃牛奶容易引起拉稀。因为牛奶和狗奶中成份有很大不同。犬母乳汁中蛋白含量高,是牛奶的3倍,是人乳的7.5倍,为一种高蛋白质、高脂肪和低乳糖的乳汁,而牛奶及人类所用的奶粉均为低蛋白、低脂肪和高乳糖的乳汁的物质。犬肠道中消化乳糖的酶不足(遗传因素),如果喂给幼犬的乳汁(或食物)中,含有多量高糖,常导致在肠道内发酵而引起拉稀。
因此,对2个月大的幼犬应喂给高蛋白食物再加上蔬菜等(相当于4~5个月婴儿的食品)。比如用鸡胸肉或含脂肪较少的牛肉,加少量菜,切成细丝,再加些面包渣或米饭搅拌均匀。每日3~4次。若食物中再适当加些钙粉(或骨粉、活性钙等),滴1~2滴维生素A、D液,则能更好地满足幼犬骨骼生长发育的需要。
3个月大幼犬应当开始逐渐考虑规律喂食了。喂食时间一般应安排在白天,以适合动物一般活动规律。如一日三餐,则早餐8时左右,午餐1时左右,晚餐可以在6时左右进食。
食物的成分和数量与2个月龄基本相同。由于犬每天都在显著长大,所以在份量上应适当增加,一般每隔3~5天,即需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5的量。注意如果自己调配的食物可稍加一点点盐。
小狗长大后的身体大小,骨骼粗细等由遗传决定,与吃的多少和营养状况关系并不太大。在生长发育阶段小狗身体各个部位并非都均衡生长,出生至3个月,主要长体躯增体重,4~5个月时主要增长体长,7个月之后主要增长体高。
因此生长发育期即要注意营养均衡,又要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但是小狗吃得过多,容易伤胃,影响胃肠功能,而吃得过少,则不能保证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机体消瘦,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犬,一般喂食营养成分均衡的食物,市场多有专门幼犬的狗食。
4~8个月期间是犬仔非常重要的成长期,应满足犬的各种营养需求。4月大时就可适当喂一些犬专用的干燥犬粮和米饭。可将煮熟的肉、鱼、菜以及肉汤一起加入专用的食物中调合,也可和米饭、面食等混合。在食物中加少许钙粉和维生素A、D液,可稍微加一点点食盐和糖,但切记不可过多。
食物量随着犬种的不同,身体的大小有所差别,如果有几只犬时就不可能给与相同的数量,要注意区别对待。一般每餐喂给量如犬仔头大小的食物份量,每天早晚喂食2次即可。每个犬能吃多少,主人一定要掌握好控制好。最好在喂食的时候分开喂,以免因抢食而打架受伤。
狗狗跟人一样要有固定的用餐时间,有些主人一看到狗狗饿了就会给它们食物,这其实对狗狗来说完全有弊无益,因为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可能会让狗狗患上各种消化道疾病,有些狗狗还会变得挑食。为了让狗狗能更健康地生活,主人必须要控制好喂食时间。
一般情况下,幼犬由于胃容量较小,所以主人不能像对待成年犬那样一天只给幼犬喂食两次。如果你养的是小型犬,我们建议主人将每天的食物分成四餐给幼犬饲喂,当狗狗三个月大后,主人可以将饲喂次数改为三次,而狗狗成年后,一天只要喂两次就可以了。如果你养的是大型犬,它们在八个月大时仍处于快速生长期,主人还要按每天3-4次的标准进行喂食。成年犬的喂食时间通常为早晚各一次,一旦形成规律后就不要随便更改。
有很多主人常常会问,到底要给狗狗喂多少食物才是最合理的?我想,即便是动物专家,他们也不会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字,因为狗狗需要吃多少取决于狗狗的体型、是否有运动、天气、身体状况及某些遗传因素。主人可以通过观察狗狗的进食状况判断狗狗是否吃饱了,当它们不能一次吃完食盆里的食物时,说明你喂得太多了;当它们吃完食盆里的食物后不会离开,仍有继续吃食的意思时,则说明它们还没有饱。此外,定期称体重也可以作为判断喂食是否合理的手段之一,如果出现超重的状况,主人就要开始给狗狗减肥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狗狗在没有吃食或刚吃完食物时,不要带它们出去玩,否则有可能会导致狗狗出现胃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