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都高高在上? 我认为不是,的确有部分创新是要很高的科研技术,譬如去火星。但是更多的创新就在身边,例如支付宝就解决人民出门带钱的问题,乔布斯就让大家的生活可以依靠一部手机。
创新是否都是大学教授、博士等的问题? 我认为不是。前面已经说了,创新往往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根据社会需求,造福于民的行为就是创新,如发明汽车方便出行,发明电晚上可以更多活动。创新就是不断改善生活,那样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创新型人才是否需要团队精神? 我觉得不一定需要。因为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团队往往不能真正理解最高端的科学,反而影响个人的判断。当然能融入团队就更加好。例子就像哥白尼被烧死,如果按照团队精神,现在大家可能还认为是地心学;霍金发表黑洞理论,科学界也在争论几十年之后才得以证实。乔布斯也数次被赶离苹果。 独立、客观的科学精神往往也很重要。
创新人人才性格是否需要外向? 每个人有自己的性格,根据不同的性格在不同的领域达到高峰。外向有外向的好处,在创新阶段可以多交流学习,内向的也有优点:专注,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是很重要的,因为就像前面说的,你提出的理论可能不会被人认同甚至反对,但是你还是坚持自己是对的。
创新是否希望在下一代?自己先行动起来。 下一代的确很重要,但是自己立即行动起来更加重要。别总将责任推给下一代。就像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都是几百年才出现一次的,所以别推卸责任,自己先行动起来,下一代说不定只是普通人。
解放思想。 中国人都被人诟病缺乏创新。我们先看中国人标准理想的人生路径,读书—上大学—考公务员—退休,这个生活方式感觉很熟悉,因为已经存在将近二千年了,读书—科举—当官—回乡养老。所以先要解放思想,不要认为升官发财才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很多样的。
创新型人才需要有自己的兴趣,并在兴趣上努力发展。 不要以固定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应根据个人爱好自主自由发展(只有不危害社会)。360行业,各个行业都需要创新,所以不是搞卫星的就高人一等,大家都是平等,这样社会少点歧视,各行业才能不断创新。
创新与实践相结合。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正确的理解为学习到新知识,然后将新知识加以运用,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习之,就是练习、运用的意思。
创新人才需要培养想象力。 别再嘲笑别人白日梦了,创新就是要靠想象。万一梦想实现了呢?跳出框框,比所谓的现实重要。
创新人才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相信科学,但是不迷信科学,相信权威,但是不迷信权威。创新就是不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证明以前的科学或者权威是不完善或者错的。
创新需要坚实的基础。基础的坚固程度决定你的高度,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透彻之后,才能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