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装饰手法分为胎纹饰和釉装饰两种。胎纹饰是指用硬质工具在胎体上刻、划、印、剔、堆、贴、雕、镂,塑成各式各样的纹饰,这类纹饰大都在上釉前进行,仅少数在上釉后进行。瓷器鉴赏与收藏,装饰手法和图像精讲。
方法/步骤
1
此乃元代之前瓷器的主要装饰手法。早期瓷器的纹样元素多为宗教元素:西晋时期的与迷信或道教相关,东晋后佛教和域外的元素增多。唐代的纹样多用垂直的划线,富有节奏;域外的装饰纹样,如象头、狮子、胡人形象、力士、卷草纹等,也多被利用;甚至把中、西文化元素装饰在同一器物上。宋代把这种装饰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图像大多为传统文化元素;祥瑞的花草;孩童和村野情趣等。
2
釉装饰是指用毛笔之类的软工具沾釉料和颜料在胎体外表和内壁施绘各种各样图像等。这样的装饰在早期的瓷器仅见褐色彩绘一种,并且标本很少。唐代长沙窑的彩绘,以及越窑、邛崃窑的点彩、条彩、斑彩,也属于釉装饰,但并不流行。宋代的釉装饰仅限于釉料的配制和窑变釉变技术方面,而装饰手法与装饰图像有机结合的釉装饰,是从元代开始的。
注意事项
由于彩瓷的成功烧造,诸如祥瑞的花、草、树木、龙、凤、鸳鸯、麒麟,以及历史典故等成为主要的装饰图像。此外,一些宗教、海外的装饰元素也兼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