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医学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一篇研究报告指出,研究团队从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及中央大学医院找来4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让他们分别戴上口罩,和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咳嗽 5 次,在距离病人18 公分的地方放收集皿采集样本,以测试口罩防疫功能。
结果发现,外科口罩或是布口罩都无法完全过滤病毒。虽然在患者佩戴的口罩外层比内层的污染更多,但是病毒依然可穿透口罩外层,散播至环境中,无法完全过滤病毒。
既然口罩无法全面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预防呢?首先,我们需要对它有更全面的认识。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染途径与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很相似,主要分成飞沫传染与接触传染;但也有一部分可能来自粪口传染。
而病毒会通过黏膜侵入人体,包含眼结膜、鼻黏膜、口黏膜,所以千万不要在不确定手是否干净的情况下,轻易的碰触这些地方。
飞沫:呼吸的时候吸入病毒,像是患者打喷嚏、咳嗽、喷口水等,只要近距离接触,都可能吸入这些病菌。接触:身体接触到病毒污染的物体,例如键盘、门把、水龙头、钥匙等。粪口:身体接触到病毒污染的物体,比如尿液、唾液、粪便等。
所以要杜绝这些传染来源,要记住 3 点,一是戴口罩,二是勤洗手,三是避免触碰自己身上的黏膜。这 3 件事都做到,才能真正预防传播。
一、前往公共场所、密闭空间时,一定要戴上口罩,隔绝空气中的飞沫虽然研究指出口罩无法完全阻绝,但也提到了口罩内层比外层污染严重,因此还是有一定的阻挡效果的,因此在密闭空间中,仍然应该配戴口罩。
戴口罩前要先洗手。确认口罩是否完整与正反面,若口罩有破损就不应使用。鼻梁片贴紧鼻梁上方。确认口罩有将鼻、口、下巴罩好。口罩一沾到唾液或是打喷嚏后就应该更换,避免细菌在口罩里滋生。
二、消毒环境、保持通风空气不流通,病菌的浓度就容易增加,提升感染的风险。
75%浓度的酒精,可以穿过细菌的细胞壁、渗透到内部让蛋白质变形,导致细菌死亡;漂白水、次氯酸钠这类的消毒水也有破坏病毒蛋白质外壳的能力,如果没办法洗手,也可以利用酒精或漂白水消毒。
三、用肥皂洗手肥皂虽然没有杀菌的效果,却可以通过搓洗、冲水、泡沫,让病菌从手上离开,等于是“打扫手部”,手上的细菌、病毒就没有机会可以进到身体里进行感染了。
四、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禽鸟类,或是食用生肉/生蛋动物传人的病毒,人类几乎没有抵抗力,建议远离平常没有接触的野生动物,还有容易携带禽流感、各种病毒迁徙的鸟类。加热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病毒,所以在疫情高峰的时候,建议避免所有的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