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产养殖工作者来说,鱼类的疾病是养殖过程中最棘手的环节,一不小心就会导致鱼类大面积的死亡,造成血本无归。为了能够帮助到广大的水产养殖工作者,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预防出血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方法/步骤
1
病因:引起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等。一般认为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害鱼体或操作不慎,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产生充血、溢血、溃疡等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2
症状:病鱼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鳍条基部充血。如将皮肤剥下,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体色发黑,眼球突出,全身肌肉呈血红色;某些部位有紫红色斑块,病鱼呆浮或沉底懒游。打开鳃盖可见鳃部呈谈红色或苍白色。
3
轻者食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清瘦、分泌物增加,有时并发水霉病、败血症而死亡。流行特点:水温在25C~30C时流行,每年6 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流行季节。在水质恶化、水体溶氧量低、透明度差时,更易流行。患病的主要是当年鱼,能引起大量死亡。
4
危害情况:多呈急性型,发病快、死亡率高,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幼鱼
5
预防措施措施一:在培育过程中适当稀养,保持池水清洁,对预防本病有一定的效果。
6
措施二:彻底清塘,调节水质,4 月中旬开始,每隔20 天发酒生石灰20~25 千克/667平方米。7-8月份用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遍酒:每15天使用1次,有一定预防作用。
7
措施三:做好人工免疫预防工作。
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来自于自己的专业书籍,大家谨慎的进行参考,具体的以专业的水产科技人员所说为准!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在这里只是分享一下,能够帮助到大家是所有水产科研工作者的心愿。 以上图片来自于互联网,感谢原图的分享者!
上一篇:怎样避免家居装修的误区?
下一篇:直读光谱仪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