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93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与其“羡慕芬兰的学校教育”,不如“在家庭教育中复制其精髓”

前几天参加一个儿童教育机构的讨论会,会上有的专家对芬兰、美国、加拿大的学校教育推崇备至,而对中国的学校教育深恶痛绝,表示要在中国建立类似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以解决这个问题。我表示不敢苟同。我曾经对这几个国家的学校教育进行过研究,其中对芬兰印象深刻。芬兰学校教育被广泛认为是全球第一。芬兰教育以“平等”和“珍视每个孩子”为最大特点,从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理念与方法,根本目的是造就人格完善、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公民。我欣赏他们对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视,以及让所有孩子均衡发展的理念。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压力小,确实更加幸福,也有利于长远的发展。中国的学校教育也有许多过人之处,但在上述方面确实差距很大。但是怎么办?你能改变环境吗?芬兰的学校教育虽然好,但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毫无实际意义,与其空自羡慕,不如面对现实,安心地在国内的学校学习。除此之外,几乎别无选择。当然,国内的学校也各有差异。但如果你也无法选择,就安心地在孩子现在的学校学习。你可以选择的是提高自己,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复制芬兰学校教育的精髓,帮助孩子适应国内学校的教育,让他在一个压力大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这是可以做到的。一个最简单的证明是:在国内的学校成长的孩子很多不也很幸福吗?像我们熟悉的蒙蒙,就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漂亮幽默乐观,快乐的小女孩,喜欢主持、唱歌、画画、弹琴、读书、做手工,喜欢运动,喜欢学习,喜欢交朋友。这不也是很好吗?详见蒙蒙一家三口的成长日记本。一、教育的目标芬兰教育的目标是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正如我在诚邀大家讨论——育儿有“功利心”好不好,兼论我的育儿目标中提到的,我给孩子设定的目标是人生幸福。每个家庭都可以选择类似的目标。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设想如果你的目标是一定要孩子考上个好大学,那你所有的教育很容易被扭曲,孩子也会背上沉重的压力。我在一些硕士家庭里,看到性格很好的孩子却对考试感到恐惧,就是因为父母一定要他考上名牌大学,重压之下不恐惧才怪。你去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会厌恶学习,恐惧考试,学习成绩能保证很好嘛?进道若退,明道若昧。而如果你告诉他“既要努力,又要顺其自然”,他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反而容易有个好成绩。二、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尊重芬兰教育的理念是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尊重。在国内的小学里,这确实做不到,而在家庭里,你完全可以做到。学习一下我的学做自己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之二)-----无条件积极关注,象神奇的魔术一样改变孩子的性格,你可以对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给予他尊重。如果你觉得孩子学习不好,不值得你尊重,是你自己的事,不能怪罪于国内的学校教育。尹老师奉劝父母“不要做穿西装的野人”,很多父母连“不打骂孩子”都做不到,怎么能尊重孩子呢?三、强调阅读芬兰的父母愿意花时间与子女一起进行大量的阅读,教育孩子自己去发问,自己去找答案。我觉得这可以做到啊,在尹老师的提倡之下很多父母已经开始重视阅读了。四、重视兴趣与自主学习芬兰强调让兴趣成为永久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获得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这个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进行,在小学阶段可以把保护、启发孩子的兴趣作为重点之一,让兴趣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在中国,学习也会成为很好的乐趣。可以看看嘟嘟的观点:学习也是玩儿,参见“家庭教育中该谁说了算”续篇——一个精彩小故事的点评。尹老师倡导的“不管”,也是促成孩子独立自主学习的一个好的途径。五、不让一个人落后芬兰教育强调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让一个人落后。这个在国内的学校教育难以实现,但在家庭教育中却可以贯彻。如果连父母都给孩子贴上了“差生”的标签,那孩子还会有翻身的机会吗?父母首先不要放弃孩子,鼓励孩子,再想办法去改变孩子。及早地学习尹老师的理念,再参考我的博文,会有助于避免孩子成为“差生”。而且所谓的“差生”也主要是从学习成绩来看的,换个角度来看,也许他们也是个很好的孩子,很好的“人”。六、关注成长,学会做人芬兰的学生不是答题机器,而是真正学习如何成长,如何做人,在宗教与伦理课中,老师会和你讨论各种人生的终极价值问题,一起来思索什么是善与恶、人为什么活着、公民的社会责任等等。其实在国内的家庭教育中不也可以如此吗?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花时间和孩子聊聊天,参见温暖的夜,温馨的谈话——没事和孩子聊聊天,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儿,让孩子看看电影、演出;经历一些事情;培养更好的合作能力,或更佳的人缘;对孩子的成长、做人都很有好处,七、芬兰教育的“中国血统”芬兰的教育其实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一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做而不求”、“无为而治”,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的教育理念甚至是道家思想,如今在芬兰得以发扬光大。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复制其精髓,中国有着独特的优势。八、道者,反之动 “无竞争”教育却让芬兰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教育;不把眼睛只盯在学习上,放低目标,减少孩子的压力,会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成绩。做我们能做的事,能否考上名校,决定因素很多无法把握,但让孩子快乐、提高综合素质还是可以把握的。当然这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是那句老话儿:家长天天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向“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讨论群”的妈妈们学习!(群号码:1),她们是一群爱学习的妈妈。群博客:http://blog.sina.com.cn/jumptianshibaobao中国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浮躁、素质不高的问题,大部分又来源于家长的急功近利。所以,从家庭教育做起,大有希望。这是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但也到处是磨练孩子的机遇。有的孩子会被毁了,有的孩子会更加优秀,百炼成钢。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