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选择 在企业经营中,为了推进主力制品,就要从降低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等经营上的角度来决定。课题的选择是指将哪种课题置于优先位置。是现在的主力商品作为课题,还是将来发展主力商品为课题,总之要排列好优先顺序来进行生产工程改善。
现状的把握虽是在工厂内进行整流化,但是有很多已经成为课题的生产工程不能够马上就能理解。为了更快理解课题有很多方法:(1)工程分析 在工程分析中从材料到制品的一连串流程中使用记号记录,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点,将着眼点放在工程整体的改善设计上。工程分析是调查伴随生产变化而变化的物的过程,将变化的状况用工程这种单位来分割,并用一定记号表示的同时加入加工条件等内容。由此来大概把握生产的状况。在工程分析中、从原材料到制品为止的全过程分为加工、检查、搬运、停滞,并分别用工程图示记号(graphical symbols for process chart)简洁的表明。即加工(○)、搬运(0)、检查(□)、停滞(工程内的停滞▽:素材的保管△)这样的记号来表示,分别叫做大圆、小圆、四角、三角。(2)作业抽样 通过作业抽样,算出对象工作现场的运转率,进行不运转的要因分析,检出使运转率下降的不良运转项目。1.按照运转(主作业)、附带作业、准备作业、作业余裕、车间余裕、承包余裕、其他来分类2. 分析不运转要因。即汇总出对不运转要因影响最大的项目。3. 将不运转要因中最多的项目细分小项目展开4. 明确问题点,检讨改善方向(3)工程流程图(process frow chart;process flow diagram) 制造工程的物的流程在工厂配置图上标明,并在广范围使用。
重点发现同分析贯通全工程考察生产能力不足、不良品多的工程,将其作为瓶颈工程,并将重点放置于此。在追究到真正的原因之后进行改善。要问“为什么”并反复进行5次,这里的5次并不是说要次数多,而是要追查真正的原因。
改善方案的检讨通过上述分析、就可以发现作为课题的制造拉线中到底是哪个工程是瓶颈工程了。(1)工程改善 然后对此工程进行如下改善:☆ 第一要有计划的将作业分摊并为作业作准备,以防止等待(无作业)的发生☆ 第二、搬运及工具受入等间接作业要让专门作业人员来担当☆ 为了减少准备作业时间,作为管理方面的对策,要将材料及治工具事前准备齐全,并由专门的准备作业担当隔时准备,使作业迅速化。☆ 最近、作为技术对策(也叫单一对策),在将安装工具·金型的构造及安装方法标准化的同时,也实行外准备,使得准备时间大幅减少☆ 附带作业在现状是必要不可缺的,为减少附带作业可以进行作业改善或利用治工具,更可以通过简易的自动装置设置来达到的作业的简易化。此结果就是、工程运转率降低,在希望部品等待时间或工程间在库(仕挂品)减少的同时以下两个在库也会减少。☆ 工程等待在库☆ 批量等待在库工程等待在库很大程度上由生产计划作成的好坏来左右。为此、在最近充分活用计算机技术,从计划开始进展工作已成为主流。另外、批量等待在库也有很多采取将批量分割减少批量数的方法。(2)搬运工程 搬运在英语中又叫材料操作(mateials handling)。在日本也经常使用“马太航”这个词语。搬运分为以下两类动作:☆ 显在搬运 眼睛可以看得到的搬运(普通搬运)☆ 潜在搬运 眼睛看不到的搬运(在作业中取放加工品的动作等) 搬运管理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适用,基本上有以下3个方向。1.布局的改善2. 搬运方法的改善3. 搬运制度的改善(3)通过改善动作进行改善 以成为瓶颈工程为主,根据杰布雷斯的动作研究及动作经济原则等进行动作研究,进行动作改善。(4)通过小改善进行改善 通过动作改善还不能消除瓶颈时,通过修正治具等一些小改善来达到改善的目的。(5)部品的共通化 由部品的共通化、模式化等进行改善
效果的确立 改善案要按照计划严实合缝的实施,并要验证制定的计划是否有效果。
水平改善及标准化 可以进行相同改善的地方也实施以相同的改善的叫做水平改善。它包含两个内容:☆ 将改善的经过、原委用文书的形式记录,让第三者能够明白,使技术可以转移。☆ 将上述知识技术做成可以让更多的人共有的数据形式。标准化的目的就是防止改善后所获得的知识技术等属专人化,要作成标准文件使更多人能够看到。 另外、标准化也意味着消除作业者之间的技能偏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标准化之后多能工才能成为可能。 有的管理者是从现场中锻炼后提升起来的,而他们有凭借经验行动的倾向。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对于标准作业或标准时间的设定这样的基本管理不太熟悉,或是不具备在生产现场上活用的IT(信息技术)、模式化这样的新事物的相关知识。也因此、有很多人站在了反对改善自己的立场上。所以我们有必要彻底贯彻三现主义(现物、现场、现实)、五现主义(现物、现场、现实、原理、原则),彻底进行科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