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资料
笔记本
正确认识字音字形类题目许多人都认为语文要好,必须语感强,其实高考并不完全是这样。作为选拔性考试科目,高考语文尤其特殊性,如何正确认识高考语文的特点,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经验。个人认为,字音字形类题目并不需要语感,因为语感的最少单位得是一个句子,而字音字形类题目根本达不到一个句子的要求。其实,字音字形考的就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语文知识,不然为啥把他放在最前面?这是我们必须要树立的观点:字音字形是简单的,也是必须要得分的。
字音字形类题目难在哪里?为啥许多高考生觉得字音字形类题目非常难?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积累太少。我们回想考试做这类题目时,如果是自己脑海中记住的,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瞬间完成答题;但是如果我们的脑海中没有记住,那么无论怎么反复比较,总得不出正确答案,因此积累记忆是解决这类题目的根本办法。
字音字形类题目解决思路前面讲过这类题目需要积累记忆,但是并不需要从头开始,因为语文我们一直在学,因此我们每个人其实已经积累了不少字音字形,那么为何我们考试时不会做,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积累的、常用的都不是高考要考的,高考考得是常见但是常错的,这就为我们限定了一个框架。常用的不考,常见的不考,生僻的不考,不用的不考,只考常见常错的,由于总量有限,因此真正考得部分是很少的,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那么我们的核心问题就变为怎么找到这些常见常错的字音字形?
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去找到常见常错的,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去大量阅读,逐渐积累。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很好地品质,但是对于高考来说,这样的做法效率太慢。牛顿说过:为什么我能够看得更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学习,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思维。这些常错的字音字形,各种复习资料已经给我们总结了,我们就没必要自己傻乎乎的去总结了。
学会使用高考总复习资料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我比较功利,因此我总是在寻找最有效,最能快速提高分数的方法。对于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我个人觉得大多数时间都被浪费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学习课文时,老师总喜欢让我们朗读一遍,长一点的课文朗读一遍几乎就得大半节课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可能一个知识点都讲不完。这种教学方法必定是低效率的,因此我从初中就买了高三的语文总复习资料。这种总复习资料,概括了高考所有的考点,翻开目录、对号入座,你就会看到自己哪部分不会,找到了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对于高考语文的学习,发现自身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具体怎么操作?翻开总复习资料的字音字形部分(一般的总复习书都帮你整理好了的),然后用小纸条盖住,看自己认识吗?用这个方法去找到自己不会的字音字形,并将它们收录在自己的专用的笔记本上,接着就是像背英语单词一样反复记忆这些自己不会的。总的数量是一定的,只要你记住一个,那么没记住的就会少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记住所有的,这就是反思—学习—反思的学习过程,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依然在用。这样下来快则半个月,慢则一个半月,你就能攻克高考的字音字形题。
学习是门艺术,需要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