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信? 不自信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为人父母,怎样炼出孩子的自信? 我们围绕这三个问题,教会父母如何帮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关乎一个人的成败,对人的一生有要的影响作用。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历史中很多典故也证实了这句话。 我们熟知的一位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他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期政绩斐然,很多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的优势获得胜利。然后,尼克松本人却走不出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失败,所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指使手下到竞选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事发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被迫辞职。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乐谱可能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后,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来检验指挥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尼克松因为缺乏自信,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小泽征尔充满自信地在权威面前坚持自己的判断,最终赢得大赛桂冠。 自信,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什么是自信呢? 很多人一说到自信,就说是相信自己。难道相信自己就一定是“自信”吗?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在家里没有陌生人的时候,他能说、能唱、能跳,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可是一到外面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无论家长怎么鼓励,怎么催促,他就是不做。很显然,这样的孩子并不自信,可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有能努力去做。 但是为什么孩子不去做呢? 因为他不相信他人,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别人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嘲笑他,会不会讥讽他,会不会不喜欢。所以,他在乎的是别人对他的看法。 因此,我们说自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自”;二是“信他”。 不自信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呢? 不自信的孩子表现也各不相同:1、经常说:我不敢。 自信的孩子第一大表现就是勇敢。“勇”者,猛也。“敢”者,进取也。很多时候,没有自信的孩子不是不“勇”,而是不“敢”。不敢的孩子是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他要说什么,干什么,以及会有什么后果出现,他承受不了别人对他的看法。 了解这些,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就要讲究方法。当孩子不敢的时候,家长只是鼓励孩子:“宝贝去吧,妈妈支持你。” “宝贝,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行。” 这样的鼓励,只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在“勇”上下功夫,而孩子实际上缺少的是“敢”。2、表现得“自负”或者“自卑”。 “自信”往上走就是“自负”,往下走就是“自卑”。 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自信的时候,还要看到现在的孩子是出于哪一个阶段,如果自负,那么我们就要让孩子学会谦虚,从自负往下降一点点,而后就到自信上来。如果自卑,就要帮着孩子往上走,找到自信。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就会看到自负的孩子认为自己学习很好,考试前跟家长保证我肯定拿九十分回来,考试后八十多分,然后就会宽恕自己,安慰自己,跟家长说 他们班XXX还不如他呢。 他后面还有多少人没他分高。 在他前面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 其实,当孩子对家长解释还有人不如他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从“自负”降到了“自卑”,而不是“自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自信这个点非常难以把控,自信的孩子是在这个平稳值上不往上偏,也不往下偏。 为人父母,应该怎样练就孩子的自信?1、把孩子培养成勇敢的人 练“勇”,就是“信自”,我们要让孩子先走进自己,进而了解自己,最终达到欣赏自己。练“敢”,就是“信他”,我们要让孩子先学会看人,进而了解别人,最终达到欣赏别人。孩子学会欣赏自己,也懂得欣赏别人,练就了勇敢,那么他就会变得真正自信。2、及时调整孩子的自信点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而言,需要视情况而用。对于自负的孩子,用谦虚来让他往下降一点点。对于自卑的孩子不要用谦虚来约束他,而是要让他学会欣赏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往上走一点点,回到自信点。 有自信才会有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为孩子扫除通往成功路途上的障碍,做快乐而智慧的人!
上一篇:如何让孩子拥有自信心?
下一篇:如何让孩子有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