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55今日阅读:141今日分享:15

我的心理是不是不正常

杨教授: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但是最近好像感觉心理上有些问题,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您的一些见解,所以想咨询哈子您。我的问题是: 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于一些小问题,小事情总喜欢追究到底,喜欢打破沙锅问道底。还特别喜欢问别人的名字,例如别人在跟我讲一件事情,说到第三者,我就很喜欢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或是一件事情我喜欢把它问得清清楚楚,别人如果不回答我就会心里满不舒服,总觉得心里有事,导致睡不着或什么都不想干,总在想这个事,如果别人回答了心里就舒坦了。其实我不是在意别个叫什么,而是别个不说就满不舒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何时养成了这个习惯。还有就是,不晓得是不是太无聊,有时候突然的心里有个想法,打个比方:我会想烟灰缸从桌子上掉下来会怎么样?戴在手上的手镯会不会摔破等等,其实我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的,但是就是想试哈子,验证一下,不然就不舒服……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天呆在家里,太无聊还是生活太空虚了,反正心里总觉得闷得慌,有时总觉得心里有股闷气,想发泄一哈,于是总想些希奇古怪的事情。例如在家大叫一哈子以发泄哈子,或是把狗子的脑袋提起来看它怎么样,反正就是折磨它吧。大概就是这些吧,教授,我是不是满不正常啊?在去年左右我去看了一次心理医生的,但是也没起到满大的作用——希望在这里咨询哈子您,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告诉我……谢谢,期待您的佳音!——小琼小琼:您好!谢谢您对我的信任,也非常理解您此时此刻的心情,当然也非常愿意与您共同探讨您所面临的“问题”。从您反映的情况来看,首先我要告诉您的是:您的心理是正常的!其实遇到他人的时候,每个人都回有意无意地问一下他人的名字,打听一下对方的生活状况等等,这些都是人的好奇和探究心理在起作用,所以我说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对于人的个体来讲,您所问的问题牵扯到了他认为是隐私,所以不回答您也是非常正常的。当别人不回答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到的就是触及到了他人的“隐私”,所以就要以释然的心态来对待。把一件事情打听得清清楚楚——打破沙锅问到底,正如您所说是一种习惯,既然是一种习惯,那么就说明它是在长期的生活之中有意无意养成的,况且这种习惯也不见得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最起码它可以让您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储备,当您面临问题而需要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您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提取,使问题得到解决。您“打破沙锅问到底”所储备的有些信息,虽然暂时用不上,但是把它储备下来将来有一天利用也是好事,所以您要把您的这种特殊爱好和习惯接纳下来,不要有意识地去摆脱,那么您的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消失了。人在闲下来或做某事的时候,脑子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蹦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把没长毛的小老鼠沾浆放在嘴里咬会怎么样;放在高处的花盆掉下来会是什么样子;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写到卷子上会是什么结果等等,这些都是大脑的正常表现。如果我们不加以关注和刻意去摆脱,那么它就会在不长的时间里自己消失。您说“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天呆在家里,太无聊还是生活太空虚了,反正心里总觉得闷得慌,有时总觉得心里有股闷气,想发泄一哈,于是总想些希奇古怪的事情。”您的这种情况正说明了人不同于物本性,人一方面需要身体运动,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让您体验到了,所以身体告诉您:不能成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您需要干一些家务活或者走出去参加一些体育、文娱等方面的个体或集体活动;人另一方面需要与他人交往,获得他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要不然“人”字怎么会是一撇一捺呢?“人”字就意味着人之所以能成为人,作为个人来说是长短互依互补,抑短促长,作为社会之人来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扶持,只有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扶持,这个“人”才能挺立起来。您天天呆在家里不去与他人交往,当然就会出现无聊的胡思乱想,只要您走出去参加了体育、文娱等方面的个体或集体活动,再加上与朋友们交流心声,那么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人的心理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怀疑什么,就来什么;有意识的摆脱什么,什么就会紧抓您不放!只要您不去怀疑自己,不去有意识的摆脱正常的心理表现,只要您顺其自然,让那些意识或潜意识所蹦出来的“问题”自生自灭,那么您就不会体验到痛苦。所以遇到事情既要坦然面对,也要积极而主动地自我追求和修炼,那么一切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另外,从您的表现来看,可能是一个敏感、好面子、做事谨慎、总想完美而难以容忍小的过失,一旦在生活中有小的过失或心理波动(不好的感觉)就会引起联想,而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您的这种性格特点也不是什么缺陷,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强调正面观点,减轻负面看法;多一些行动,少一些计划;有意识地努力克服敏感、急躁、好胜等性格,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不要过于认死理、钻牛角尖,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同时树立信心,勇敢乐观地面对挫折;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只要努力了,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对生活、对工作不应太苛刻,追求极端完美只能适得其反;看问题时不可太绝对,要学会相对比较,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那么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您的朋友杨永龙请您批评参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