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71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驱虫为何不见虫

很多人给孩子驱虫后第二天就观察大便里有没有虫排除来,特别是老人家,大多质疑现在的打虫药效果,因为吃药后都见不到虫。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工具/原料

 驱虫药

方法/步骤
1

过去所用的驱虫药毒性较强,不宜在人体内久留,故其加泻药组成复方制剂。驱虫药麻痹虫体,使其抓不住肠壁,同时借助泻药及肠蠕动很快将虫体排出体外。但此种药对成虫、幼虫及卵都没有杀死作用,排出体外的成虫和卵可继续污染环境而造成寄生虫病再传播。如:宝塔糖。

2

近年新研制的苯咪唑类驱虫药,其药理机制为选择性与不可逆地抑制寄生虫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使虫体糖原耗竭,三磷酸腺苷产生减少而影响其生存。由此可见,苯咪唑类驱虫药用于驱除肠道线虫,可使虫卵污染土壤的机会大大减少,对降低重复感染有着重要意义。如:阿苯咪唑。

3

苯咪唑类驱虫药基于它的独特杀虫机理,给药后不需同服泻药,因为服泻药可致虫体与药物接触减少。所以,病人一般都是在服药后2~4天才见大量虫体排出。由此可见,服了驱虫药见不到寄生虫排出。

4

那种认为服药驱虫后,都应见到虫体排出的错误观念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过去我国南方蛔虫感染率90%以上,而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卫生意识强了。蛔虫感染率已经降到1%以下了。

注意事项
1

驱虫药要睡前服用。

2

不能随意加量。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