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鼻洗鼻以护肺 肺开窍于鼻,鼻子就是肺的门户。不少人的鼻腔对冷空气过敏,秋冬季节一到便鼻塞、流涕。此时,经常按摩鼻部、用冷水洗鼻是很有好处的。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待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然后再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该穴位于鼻翼与鼻唇沟交界处),每天摩鼻1~2遍。用冷水洗鼻,可以洗去鼻孔内所存污垢,使呼吸通畅,神志清醒,而且能增强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外界寒冷空气的适应能力,无形中构筑了一道抵御冷空气侵袭的屏障,不仅有助于肺之呼吸清顺,还有利于预防伤风感冒。
摩喉以通肺 上身端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注意:按摩时拇指与其他4指张开,虎口对准咽喉部,自颏下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双手交替按摩3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同时,用拇指按人迎穴5~10次。这种方法利咽喉,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洁肤以养肺 皮毛为肺的屏障,季节干燥最易伤皮,进而伤肺。经常洗澡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肺与皮毛气血流畅,从而起到润肤、润肺的作用。一般秋冬季沐浴的水温最好在 25℃左右,洗浴时不宜过分揉搓,以浸浴为主,同时也不要使用碱性过大的肥皂或沐浴露。
通便以宜肺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肺气宣降;若大肠功能失常,大便秘结,则肺气壅闭,气逆不降,致咳嗽、气喘、胸中憋闷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气宣通十分重要。宜多吃新鲜蔬果、蜂蜜等富含纤维素、可润肠通便的食物。
食疗以补肺 进入冬天后,一日三餐之食物宜以养阴生津、防燥润肺之品为主,如芝麻、蜂蜜、梨、莲子、木耳、银耳、葡萄、核桃、鲜藕、柿子、香蕉、百合、绿豆、豆腐、豆浆、牛奶、萝卜、青菜等,饮食宜清淡,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滋腻厚味之品。必要时可服补品,但应清补,不可大补。
保健品以护肺 全球统计显示,肺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三位,死亡率同样排名第一。将这一恶疾称为“头号杀手”并不为过,但它却是各种癌症中病因最为明确,因而是最可以预防的癌症。据专业医师介绍,口服羊胚胎素的防癌功效主要是通过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众所周知,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身体里面的细胞都开始减慢分裂速度,细胞的老化和病变的问题开始发生,这就会导致各种病症的发生,这其中也包括癌症。
练吐纳以健肺 每天早、中、晚到室外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吸气时慢慢抬起双臂,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如此反复8~10遍,每做完一遍,都要进行数次正常呼吸,防止过度换气;每天坚持做,肺部可保持清洁通畅。 常练“咝”字功可养肺,有利于治疗肺脏诸病。早晨选择空气清新处,先调匀呼吸,缓缓吸入清气,当吸至最大限度时,再慢慢呼出。呼气时,牙关要轻闭,并轻念“咝”字,待气全部吐出后,再吸清气。这样一呼一吸,连续30次。
运动以益肺 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体育锻炼。一个人的肌体强健,就能更好地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坚持锻炼,增强体质,“燥邪”就无法侵袭人体。秋冬季节锻炼,讲究坚持和适度。运动应因人而异来选择,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八段锦、自我按摩等,锻炼的项目不要太多,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微微汗出为度。
耐寒锻炼以益肺 通常用冷水洗脸、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用冷水擦身、洗脚甚至淋浴。临床实践表明,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感冒、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还可选择一些有助于提高抗寒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如登山、冷空气浴、坚持秋冬泳等。
宁神以畅肺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恶劣的情绪下,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机体免疫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干燥易使人心烦意乱,情绪不宁,因此更要注意早睡早起,保持安逸平静,遇到问题要冷静慎思,切勿冲动,做到心平气和。这样可以收敛神气,有效抵制燥邪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