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46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围棋的发展历史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有琴棋书画,那么其中的“棋”指的是什么呢?有的人可能会说是中国象棋,但其实指的是围棋。在我国,围棋的普及程度目前不及中国象棋,其实围棋是非常有趣的,但是易学难精,从本人所处的环境来看,会下围棋的人并不多。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围棋的发展历史。
方法/步骤
1

起源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但是关于围棋的起源也有其他的说法,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查阅。

2

发展历史    1.春秋战国:围棋这时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据孟子《孟子·告子上》载:“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便是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弈秋。    2.秦汉三国: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鲜有记载。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围棋犹如一个小战场,当时许多著名军事家,像三国时的曹操、孙策、陆逊等都是疆场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    3.南北朝: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   4.隋唐宋元:隋代时19道棋盘成为主流。而随着隋帝国对外的政策,高句丽、新罗、百济把围棋带到了朝鲜半岛。遣隋使把围棋带到了日本国,日本围棋由此兴起。尔后日本出现了本因坊等围棋门派,名家辈出,出现了道策、秀策等许许多多的著名棋手。   5.明清:明清时期,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棋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例如清代著名国手范西屏、施襄夏曾对弈于当湖,经过十局交战,胜负相当。“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   6.近代:日本到19世纪中叶后,日本的围棋水平赶上中国,并在其后的一百年间,将中国远远抛在后面。然而日本围棋明治维新以后,棋手失去幕府支持,于是开始谋求新的谋生手段,导致新闻棋战和现代段位制的出现,并创立全国性的日本棋院。昭和时代,吴清源和木谷实共同掀起“新布局”的潮流,开始现代围棋的时代。其后日本棋界一流棋手辈出,如坂田荣男、藤泽秀行、高川格,及后来的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小林光一、石田芳夫等。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后,中国专业围棋水平相当低。从1960年开始,每年举办中日围棋友谊赛。1964年改称中日围棋对抗赛,一直举办到1991年。1984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拉开中日围棋交流的序幕。中国人聂卫平在前三届擂台赛中获取11连胜,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围棋的普及。韩国1988年,韩国人曹薰铉在第一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同样引发韩国围棋的热潮。此后,大量世界性新闻棋战出现。在这些棋战中,李昌镐从众多棋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棋界第一人。   7.现代:2004年后,李昌镐的状态有所下滑,李世石、古力等新锐势力开始对其发起冲击。2013年后,中国众多棋手崛起,包括江维杰、范廷钰、时越等年轻棋手接连赢得世界比赛冠军,芈昱廷、陈耀烨、周睿羊、檀啸、柯洁等棋手大放异彩,人才辈出。2016年3月9日至15日举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大比分4:1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顶级选手李世石九段,在围棋上已显示出赶超人类的趋势;2017年初,升级版的AlphaGo以“Master”的神秘账号在多家网络围棋平台战胜包括聂卫平、柯洁、朴廷桓、井山裕太在内的数十位中日韩围棋高手,在30秒一手的快棋对决中,以60∶0的成绩完胜,引发热议。围棋已然进入了全新的AI时代。

3

结语:由于篇幅有限,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围棋的发展历史,围棋的规则和基本下法、术语等尚未介绍,读者若有兴趣可在网上进行了解。AI的出现对棋手们来说有利也有弊吧,但胜负之外更多的是下棋的乐趣,不是吗?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