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中的止境露出少见的安静的神色孩子生病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没有一个父母愿意孩子经历生病的痛苦,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生病,是一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正常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孩子生病时,其实也蕴含了不少很好的教育机会。平时,我教育孩子这样那样,效果未必好,有一种教育叫做“感同身受”,通过真实的经历和感触,孩子更能理解爸爸妈妈平时磨破嘴皮子的那些道理,孩子生病时就是这样一个好时机。孩子生病时,我抓住合适的机会,教给孩子这些:让孩子感性的理解生病的概念平时一直教孩子,不要踢被子,不要吃坏东西,不要……否则会生病的,生病很痛苦,要打针吃药等。语言是抽象的,孩子未必能完全理解,如今,病痛在身,孩子感受深刻,我就乘机给孩子灌输生病的具象概念:“这就是生病,生病就是这样的感觉,疼痛,没有力气……。”待孩子病好了之后,我还适当的旧话重提,预防孩子“好了伤疤忘了痛”。生病的过程,等于给以后的健康教育储备了感性材料。让孩子强化健康的卫生习惯止境的健康习惯还很好,只不过孩子是幼小的,自制力难免会有弱的时候,强化卫生习惯很有必要。譬如这次,止境大概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引发了呕吐。我就告诉他:“以后不干净的东西不要吃,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要吃……”借题发挥,强调孩子平时已经养成的卫生习惯,如饭前饭后洗手、不要吃手指头等。孩子一想起呕吐的辛苦,他就更加积极的恪守这些卫生习惯。让孩子懂得健康的重大意义对于孩子,“健康是生命的第一重要之事”,这句话显得还是很抽象。生过病了,就好说多了。生病时,止境有气无力,不能吃不能玩,可谓辛苦。我就告诉他:“生病了,你不能吃好吃的,不能玩玩具,不能出去跟好朋友玩,你看弟弟,他没有生病,他玩得多开心,吃得多香。所以,不生病的时候是最开心的,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让自己少生病。”这样,健康的概念具象化,说教的东西会生动许多。让孩子拥有善良的同情心小宝先生病,虽然他照样玩,但总归还是在生病,比平时更粘我。相应的我就没那么多时间陪止境,他的故事时间、游戏时间都一一减少。止境不太满意,一直跟弟弟“争宠”。小宝趴在我身上,止境也爬上来分一杯羹,小宝一直粘着我,止境就一直把弟弟抱到老远的地方去,让我分身给他讲故事,让人哭笑不得。我对他:“弟弟生病了,他不开心,你看他多可怜,他更需要妈妈,这个时候你要多照顾弟弟,等他病好了,妈妈就可以跟以前一样给你讲故事。如果你生病了,你也希望妈妈多照顾你吧。”反反复复的,止境虽然不能说立竿见影,但是道理讲下去,效果还是有,坚持反复,他至少能按妈妈说的去做。等孩子慢慢长大,他迟早会懂得什么叫做体谅病弱。让孩子学会坚强面对生病的考验都说孩子病一次后会更娇气些,可以理解,孩子生病时大人会更加宠着孩子些,以减少孩子的痛苦。等孩子病好了,产生依赖在所难免。我可能属于硬朗型妈妈,即使孩子在生病,我也不太过分宠着他们,我的理解是,有的事情要教会孩子自己去面对和承担。生病了,该关心就关心,该照顾则照顾,总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完了,就鼓励孩子自己去“成长”,不会一直哄着呵护着他们。小宝生病,他来粘我,我就安慰他,等他情绪一正常,我照样走开,让他跟平时一样自己独立玩。止境生病时,也会过来粘我,特别是想吐难受时,带着哭腔来我身边。等他吐完好过些后,我鼓励他:“吐完后就好好休息,自己去喝点水,难受是难免的,只有好好休息,慢慢的就会好受些。妈妈还要打扫和收拾脏衣服,也很辛苦的,你要自己坚强些,妈妈忙完之后就来陪你。”既让孩子懂得自己去面对病痛,也要体谅大人的辛苦,不要“挟生病以令大人”。止境表现不错,大部分时间自己躺在沙发上熬着,只有在想吃和想吐的时候来找我。我希望孩子在生病时候磨练意志,养成坚强而理智的品格,不希望他们一点病痛就大喊大叫的,特别是男孩。让孩子学习有关医院的常识这是在孩子身体能承受时候,顺便增加的教育材料。平时,健康的孩子不太会去医院,他们对医院的了解比较少。利用带弟弟和止境去医院就诊的机会,我把这个当成一堂常识课。孩子精神不错时,我告诉他:这是候诊室,这是就诊室,这是注射室,这是药房……到了医生看诊的时候,教育孩子如何跟医生交流,准确回答医生的问题,好好配合检查;认识各种医疗器械,这是听诊器,这是体温计,这是……一通下来,我发现孩子饶有兴趣的样子,回到家一直跟我复述那些见闻,效果如同跟他去了任何一个好玩的地方一样。只要掌握技巧,生病确实是个大好的教育良机。当然,还是希望孩子少生病,多开心,健康快乐的长大!生病中的止界,表面依然生龙活虎感谢小棒宝,博文被推荐上育儿博客首页
上一篇:人体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下一篇: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