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眠——中医失眠大多属于功能性紊乱,中医可从气血、阴阳等角度辩证治疗,有较好的疗交。镇静安眠类的西药容易导致依赖,只能短时间服用。
2、感冒——中西皆可绝大多数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但有时会伴有细菌感染。在抗病毒治疗方面,中药较西药更有优势,而在细菌感染方面,西药的抗菌治疗针对性更强。如果高热不退、咳嗽、头痛等症状比较重的,首先应该查查血常规、胸片等,明确病因,有利于指导用药。
3、偏头痛——中医首先检查明确病因,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采取中医调理。偏头痛大多没有病因,属于功能性紊乱,西医没有更好的办法。
4、肿瘤——中西结合此类疾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西医在明确疾病的性质、手术、放化疗方面的治疗效果确切。但手术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与疗效呈正比(疗效越好,副作用越大),请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权衡利弊。中医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或偏 听偏信,以免耽误病情。
5、月经失调——中医月经失调多数为功能性失调,用中药调养效果更明显。
6、儿科病——中医皆可中医西医各有优劣。儿童疾病一般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对于新发疾病,建议首先西医明确疾病性质,迅速控制病情,对于慢性病的调养期间,可选择中医。
7、心脑血管疾病——西医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脑梗死。西医在控制血压、改善血管梗阻方面有可靠疗效证据。中医主要以预防治疗为主
1、不要化妆:望诊对中医诊断非常重要
2、不要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如有颜色的含片、山楂、话梅、草莓、咖啡、橘子、牛奶等:容易干扰医生正常舌诊
3、不要剧烈运动:脉诊是中医的重要手段,诊前请尽量保持心情平静
4、不要频繁更换医生 :很多疾病的中医治疗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治疗1-2个月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另选大夫,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便让医生了解你的情况
5、不要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中医在诊病治病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患病的原因、时间、地点、表现不同,药方都会有所不同。除非医生允许,请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或他人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