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计算机
功能性表面 3D Analyst 将栅格、TIN、terrain 数据集和 LAS 数据集表面视为功能性表面。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位置 x,y,功能性表面只能存储一个而非多个 z 值。最常见的功能性表面是表示地表的陆生表面。陆生功能性表面的其他示例包括深海测探数据、地下水位深度和单个地层。功能性表面还可用于表示描述气候和人口统计数据、资源浓度分布以及其他生物数据的统计表面。此外,功能性表面也可用于表示基于数学表达式(如 Z = a + bX + cY)的数学表面。功能性表面通常被称为2.5 维面。
表面连续性(2.5D 和 3D) 功能性表面被视为连续表面。就是说,无论从哪个方向接近功能性表面上的某个给定位置 x,y,该位置处的 z 值都是唯一的。这与不连续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不连续表面中,如果以不同的方向接近某个给定位置 x,y,可能会得到不同的 z 值。例如,导致地球表面位移的垂直断层即属于不连续表面。 如果分别沿着不连续表面的左侧和右侧接近该垂直断层,可能会在同一个位置 x,y 观测到不同的 z 值。 断层顶部位置处有一个高程值,而位于断层底部该点下方的位置处也有一个高程值。如上所示,能够存储不连续表面的模型必须能够针对某个给定的位置 x,y 存储多个 z 值。
实体模型表面 与功能性表面模型相比,实体模型表面是能针对任意一个给定的位置 x,y 存储多个 z 值的真正 3D 模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工程设计和其他需要使用实体对象的应用中,经常会用到实体模型。ArcGIS 可以将 3D 模型作为多面体要素类中的要素进行渲染。 适合于实体建模的对象如:机器零部件、公路设施、建筑物和地球表面上的其他对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轻微偏移重复 x,y 坐标的方式在功能性表面上表示断层和建筑物等三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