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真正理解中医的含义,才能更快的掌握中医学习的技巧。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要之,要通医理,必先有所悟。而自悟之道,源自。中医是一门传统学问,非不能得其真谛。因此,想学好中医,先要下功夫去读书。学问是没有速成的。学医亦如此,新阳光老师也认为非熟读强记,精思体悟不能得其真意。又非转益多师,切问近思,无以收功。或问学医有何秘诀?看看下面3个方法吧。
方法/步骤
1
下点切实的功夫 天下事没有不需要下功夫而能成功的。做学问如此,学医亦如此。记得中医课本里有一段荀子谈劝学的话“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就是说,如果别人能一天做到,我就花十天的功夫,别人需要十天,我就花百天的努力。如果真能坚持下功夫,则即使是笨人也能达到学问的极致。因此,学医,首要的就是下功夫。要学医,就要做大医,而作大医有如一件工程,需要严谨的态度,而且要很下苦功,坚持不懈。以下有三个步骤可循,愿意学医的人不妨琢磨一下这三步,循序渐进,自然能成大医。
2
因疑而自悟 读书仅仅是学习中医的第一步,其目的还在于对于医理的自悟。自悟的感觉就象是击石出火,豁然贯通,顿悟无余,理事无碍,明体达用,就是这个境界。到了这个境界,才算是有所收获了。这种收获不是学到的知识,是真正的医我融为一体。所以说,前面下了这么多的功夫,一定要有悟才算是有收获了。否则,这些功夫还是在量变的阶段,医术也还是隔了一层。 另外有空了可以看下医学方面的静经典著作,对医学环境和探讨是很有帮助的,介绍几本经典书籍: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
3
中医医学之道 学医之道,贵能有所自得。欲求自得,必先有所悟。悟而生智,从此中医医理一通百通。试看当前国内中医界,有终身学医而不悟者,则一生行医,浑浑噩噩,一直没有明白医理。如此看病,疗效必差,更不要谈对于中医的信心了。此辈学医,误人误已,虚度一生,良可悲哉。
上一篇:教你该如何正确地学好中医这门学科
下一篇:中医应对体虚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