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
镊子
抹布
这一尚未开启的市场在未来有多大的升值空间?现在市场表现如何?适不适合藏家择机介入呢?记者走访古玩市场与青铜收藏专家,为您揭开青铜收藏的神秘面纱。青铜器工艺是中国独有的,因而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不少器物成为世界级的藏品,近十年来,在海内外拍卖场上虽然只是零星出现,但不乏高价成交的拍品。
之后几年,内地的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等拍卖行也相继成交了不少重量级拍品,看似不温不火的市场其实暗潮涌动。事实上, 青铜器市场一直没有放开,这是由我们国家的相关政策决定的。据悉,每年零星出现在市场中的青铜器拍品,是严格依据国家《文物法》进行操作的,此法规定上拍文物必须是1949年前出土的,并有明确的流传著录。
由于国内青铜器收藏市场的整体水平不高,导致圈里对青铜器的认识不足,其实只要是真心喜欢,潜心研究,鉴别青铜器并不难。可以从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和款识、铜质与器式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清新活泼;秦汉重实用。至于款识,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
青铜器造假的工艺很简单,一般是工艺造假、器型造假、锈色造假。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使用土陶范法铸造而成,现代仿造常用三种方法,即翻砂法、精铸法、失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