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6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让发表的压力来的更猛些吧

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想必对“不发表,便灭亡”这句格言非常的熟悉。研究本该是个高级、富有意义的过程,然而因分配情况日益紧张,学术资源有限,造成必须发表的压力远远大于完成研究项目时所得到的喜悦,此压力也盖过了取得振奋人心和出乎意料成果时的激动。研究人员学术生涯的进展大多数取决于发表成就,而非个人对研究的热诚。发表文章数往往比研究本身的质量来的重要。您又该如何面对并战胜发表压力,继续享受科研所带来的成果?科研发表如何演变至今天这个地步?您知道吗?第一本提到“不发表、便灭亡”这句格言的书是于1942年出版的《学术人》学术出版的演变于1665年出版的《学者杂志》(Journal de S?avans)和《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是同行评审学术期刊的先驱,从此开启了现今大家熟悉的期刊出版系统。学术期刊也成了分享和发现、记录新知识的渠道。学术界从19世纪起开始分化,个别领域的专门化更促使研究成果的数目激增,不同的专业期刊也应运而生。商业出版社出现于60年代,而电子出版(拥有电子存档库的期刊)则于90年代开始盛行。作者知名度:能成功地把文章发表于同行评审期刊,就能提升作者在学术界的地位,从而增加个人未来获得基金、被委任或升职的机会。质量管理:通过同行评审的过程,认证发表文章的质量。作者评估:研究人员的出版纪录成了个人身为科学家“能力与效率”的指标新发现的所有权和优先权:当研究成果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后,作者将能声称拥有其所有权和优先权。学术出版业的增长快照全球研究与开发的总开支2002年:7903亿美元2007:11457亿美元发表文章总数2002年:109万2007年:158万全球研究人员总数2002年:570万2007年:710万来源:英国王家学会2011年度报告5现今的发表压力全球给予研究项目的经费日益飙升,研究人员的数目和研究成果的数量也随着增加,这使得研究人员、期刊和学术机构都面对比以往更沉重的新压力。高校的压力为了在未来能争取到更多的基金和学生入学人数,必须提升声誉以面对来自其他学校的竞争为了鼓励学术人员积极发表研究成果,必须制定生产力目标和提供以任期为基础的激励措施必须确保学术人员不会因花费太多时间发表文章而忽略了教学和发展个人的学术技能8期刊订阅费一再涨价,很难维持订阅期刊的数目和种类作者的压力在某些国家,若要申请基金或被职位,甚至会否获得钱财方面的利益,都取决于能否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8英文国际期刊比本地期刊较有声誉,但后者可能是更适合的选择,稿件也比较容易被接受9发表文章数与影响力远比研究的质量重要8被期刊退稿的机率很高发表(从递交至发表)的速度很慢期刊的压力收到的稿件数目不断增加6,但期刊的订阅率与销售量并无同比例增长7稿件来自更多元的学术领域及国家6必须更快的处理收到的稿件6找到合适的同行评审员并不容易6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多,必须谨慎鉴定并妥善处理和其他期刊之间的竞争加剧以上所提到的各种压力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请见下图)。就如上图所示,高校因为提升声誉的压力而向学术人员(作者)施压,要他们发表更多文章。期刊因收到的稿件数目不断增加而面对成本压力,随着增加订阅费,而为了应付更高的期刊订阅费,高校的图书馆必须争取更多的外来资金,但那得靠学府声誉的提升。情况就如此一直恶性循环下去。发表压力造成的后果一如预期,发表压力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包括毁损整个研究界与学术出版业的正直与诚信,下面列出其中的一些后果:同行评审过程妥协:基于时间上的压力和找不到合适的评议员,导致评审过程的完整性被妥协名誉作者:一篇文章里列出多位作者,包括不该享有署名权的人,如嘉宾作者13期刊存有偏见:它们只选择发表有正面成果(阳性结果)的研究8,11缺少复制研究:科学的进展必须依靠复制研究来证实先前得到的成果,但这类研究因没有新发现而被期刊忽略。影响因子被操纵:期刊只选择发表某些会被高度引用的研究成果,以提高本身的影响因子。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为了增加自己发表数,不惜利用各种手段,包括一稿多投、抄袭、篡改研究成果、隐瞒利益冲突等。过度依赖引用数据:做分发基金或升职的决定时,高校和评审委员会过分重视研究人员的引用数据。未来展望发表压力很明显的影响了整个研究界,还好学术出版业已经意识到该情况,并采取相对的创新策略来应付,例如,很多期刊从印刷本改为电子刊物,大大减少了前者因页数方面的限制所造成的难题;有些开放存取期刊采用修正的同行评审程序,把评估文章的重点置于其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和强度,而非其创新性;E-打印服务器虽然允许作者上载尚未发表的研究,但已逐渐被大众接受。除此之外,较新的同行评审模式也出现了,其中一个例子是由F1000首创的「发表后公开同行评审」系统:文章在进行同行评审前先在网上发表,之后由专家以公开的方式进行评审,每位专家的评论都公开可见;另一个改变是尽量减少对引用数据的依赖,力求辨认其他更具代表性和质量的测量方法,用以鉴定每篇文章的科研影响力。身为作者,您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步骤来舒缓压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1.与其他研究人员保持联系:通过出席不同会议和利用专为研究人员设立的社交网络,如「研究之门」(ResearchGate),来开拓人脉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2.规划好每年的发表时程表:您可以在上半年集中进行研究工作并设定目标,于年底把稿件递交给出版社,隔年的上半年度就能在履历里列出发表的文章。3.让他人能轻易存取自己的研究成果:您可以进行自存档,把文章的各版本上载到网上供他人查阅。4.在履历里除了列出发表过的文章外,也标明其他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出席过的会议、不同学术团体的会员资格、获得的奖项等。除了各别文章的数据外,您也可以利用定性指标(如收到的评论和“推文”)来展示自己的研究影响力。.5向公众传达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一般公众所能了解的方式和词语写出关于研究成果和其价值的文章,然后通过个人网页或社交网络发布。结语研究人员在短期内还是得继续面对发表压力。与其受压力的影响,不如超越它,积极睿智规划本身的学术生涯和了解出版业的创新运营方式,从而达到自己为研究设下的预期目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