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34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古诗题考场怎么答

尽管高考对古诗鉴赏只求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方面作浅易、概要的分析,“就诗论诗”,不涉及作品之外的高深问题。但是,诗歌语言反对直白,提倡幽微。加上同学们对它的兴趣和接触非常有限。因此,同学们临场常常遭遇两大得分障碍:读不懂诗,不会表达。
步骤/方法
1

读不懂怎么办 1. 揣摩诗歌的题目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包含诸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观书有感》;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西宫春怨》;或表露神情,如《寻隐者不遇》:或托物言志,如《咏蝉》;或怀古咏史,如《石头城》等。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2. 寻找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  “诗言情”,情是诗的生命,是诗的灵魂。找到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就等于读懂了诗。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一是直接用感情词,如喜乐哀伤,忧悲愁思之类;二是用意象体现,如雁、明月、秋雨、落花等。两种方式又往往混用。3. 挖掘考题提供的信息  出卷人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题。因此,考题本身就是理解的重要信息和难得的资源。  此外,作者背景特点、诗歌注解也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2

不会表达怎么办  表达是信息的输出活动,是理解的外化。临场要能顺畅表达,心中不仅要存货,而且还要会取货。1. 搜索鉴赏的对应术语  鉴赏术语内容庞杂,临场打开题目问题与对应术语的通道:如果鉴赏描写方式,就搜索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如果鉴赏修辞手法,就搜索对我、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衬托等;如果鉴赏内容主旨,就搜索托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如果鉴赏思想感情,就搜索哀怨忧愁、离愁别恨、激愤憎恶、怀乡思亲、壮志未酬等。2. 运用规范的表达模式  题干如果明确提出了鉴赏某种艺术手法,其答题内容只要在诗句中引出印证性内容,并分析说明。如鉴赏对比手法,表达模式为:诗中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什么;鉴赏情景交融,表达模式为:诗中写了何景,渲染了何气氛,寄托了何感情;鉴赏虚实结合,表达模式为:诗中何为虚景,何为实景,虚实结合有何作用;鉴赏衬托手法,表达模式为:用什么衬托(反衬)什么,突出了什么等等。题干中如果没有明确提出鉴赏某种手法,先准确找出来,然后同上。  此外,还要活用一些答题格式:先观点后理由式、先分后总式、先总后分式,分点作答式等。3. 利用“三句到位法”  对需要结合诗句分析赏析的考题,笔者根据近几年高考出题的特点及规律,总结出答题“三句到位法”,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心中明白却表达不出的困惑。“三句到位法”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句引诗释义,第二句指明特殊(包括艺术手法,词类活用等),第三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句到位法”的依据是:鉴赏不能脱离原诗,出题人拟题都要针对具有可考性的特殊现象,任何特殊现象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主旨情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