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66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专业课复习知识点总结

在浙江省余姚市河母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隼卯结构),这种半穴居就是最早的房屋建筑。2.中国古代建筑的六大分期:汉硕复习,选择学校更多问题可以咨询,扣,二期起,四儿领,起吧一把。(1)成型期:原始社会后期——春秋战国时期特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宫殿已成为高台建筑,大型建筑各自封闭而独立,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建筑制度,用以规范各种建筑的规模、方位和等级。(2)成熟期:秦汉——三国时期特点: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台榭楼阁建筑精巧,砖石结构的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3)吸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原有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4)高峰期:隋唐两代特点:城市和宫殿的规模空前宏大,布局和造型都有很高水平。(5)转变期:宋元两代特点:城市的建筑规模缩小,大型建筑也缺少隋唐时的那种恢宏气势,但是显示出某些变化。同时,为了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里封闭性街坊建筑格局被打破,活跃的城市商业建筑纷纷出现。(6)渐进期:明清两代特点:宫式大型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发展呈迟缓状态,可见体现在建筑形式中的封建意识已经沉淀为一种心理定势。但在同时,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却在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南方的大型宅院和北方的四合院形成最鲜明的对比。3.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1)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架构”,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2)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3)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4)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4.古代城池的含义及其具体建筑:古代的城市叫做城池,“城”指城墙,“池”指城外环绕城墙的河池,俗称“护城河”。5.春秋至隋唐时代实行(里坊)制度。6.近年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7.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前者的总设计是宇文恺,全城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明德门)最大,是全城的正门。8.明清的(北京),是封建社会后期全国最大的城市,分为(都城、皇城、宫城)三部分。9.现存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是明代建筑的(西安城),其次是(荆州城)和(平遥古城)。10.(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11.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12.唐三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13.(未央宫)是明清以前中国古代最大的宫殿。14.唐代帝王以(大名宫)为施政的场所。15.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兴庆)殿中。16.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建造的。17.北京故宫的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18.北京故宫的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19.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最为突出。20.中国的殿堂大都采用(大屋顶),主要形式(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六种,(庑殿重檐)是最尊贵的形式,其次是(歇山),天安门城楼即取这种形式。21.吻兽或瑞兽,正脊两端的吻兽叫(鸱吻)。22.(周)时候始有封土出现,并按照帝王的爵位来决定封土的大小,那时把国君的墓叫(墓丘)。23.陵寝:国君的墓越造越大,大的如同山陵一样,因而帝王的坟墓就称为“山”或“陵”,加上陵前供死者灵魂起居的前殿和子孙祭祀用的祭殿等,和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陵寝。24.帝王陵寝的发展:周代:封土为坟唐代:以山为陵明清:宝城宝顶。25.方上:早期的陵冢叫“方上”,就是把封土垒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但顶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称“方上”。秦汉时的帝王陵冢都采取这一形式。例: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26.宝山宝顶:在地宫上面建筑圆形或长圆形的砖城,然后在城内堆土,使封土成为圆顶,并略略高出城墙。是晚期陵冢,以明清为代表。例:明十三陵、清东陵。27.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中国帝王墓中极其罕见。28.从明代的北京十三陵开始,形成(陵墓聚集制),只统一建一个大陵园,园内各陵自成体系,功臣不再陪葬,只允皇族葬于园内。29.长城的修建早从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据文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楚)国,当时叫(方城)。30.由长城得出的认识:(1)长城是一个防御性的军事系统工程,它所反映的战略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2)长城是大一统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像万里长城这样宏伟艰巨的工程,单靠小农经济的分散意识,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3)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力与智、灵与肉铸成的美的实体;(4)长城是民族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见证)。31.关隘:长城的关门的建筑凭借险要,往往建于两扇狭隘之处,故称为“关隘”。关是(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产物,最早的关用于(贸易),检查(货商出入)因此称为关卡。32.成语鸡鸣狗盗出自(孟尝君)的故事。33.我国最早的吊桥是(李冰父子)建造的。34.我国桥梁的四种主要形式(梁桥、浮桥、吊桥、拱桥),其中(拱桥)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形式。35.我国古代桥梁的主要特点:(1)地区性:即各种不同的桥形、构造及其用料,都因地区不同而不同;(2)实用性:即古人造桥,讲究实用,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3)社会性:即为全社会共同享用。36.我国桥梁艺术风格的表现:(1)造型优美多姿,有的如长虹、有的弯如新月、有的轻巧欲飞、有的雄壮厚实、各种造型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2)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宫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所在;(3)桥梁的附属建筑和雕刻,都表现了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并且往往与当地的风俗、闽清和历史有关。37.河北省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李春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敞肩)拱桥。38.(卢沟桥)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39.唐代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宝带桥),是我国最长的石拱桥。40.南宋建于福建省晋江是的安子桥,俗称(五里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41.我国桥梁最多的城市是浙江省的(绍兴市)。42.(壮丽的宫殿、雄伟的长城和曲折多变的园林)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三大瑰宝,并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调。43.中国的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四种,其中(皇家园林)出现的最早。44.私宅园林始于(西汉)。45.现存最大的寺庙园林是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46.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1)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2)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3)在造园手法上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47.现存最早的的古代园林遗址是山西省新绛县的(“绛守居园池”)。48.历史上文明中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49.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其中(避暑山庄)面积最大。50.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51.广州四大名园: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十二石斋。52.(豫园)被称为东南名园之冠。53.河北省保定市的莲花池建于(元)代,是北方少有的历史名园。54.米万钟的(勺园)和陈元龙的(安澜园)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大私家园林。55.大约在(秦汉)以后,亭的政治作用消失,成为人们远行送别的场所。56.全国最大的一个亭子是十七孔桥上的(廓如亭)。57.(秦汉)以后,因朝廷的许多办公机构多建于台上,因此把台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名称。58.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59.宗教祭祀建筑的主要种类有(寺、观、祠、庙、塔)五种。60.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1)嵩山中岳庙(2)曲阜孔庙(3)北京故宫61.塔有(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式、花塔、金刚宝座塔)五种造型。62.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济南市历城县的(四门塔);63.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省登封县的(嵩岳寺塔),属于(密檐)式;64.现存最高的砖塔是河北省定州市的(开元寺塔),属于(楼阁)式;65.现存最早最大的的木塔是山西省(应县木塔),属于(楼阁)式;66.现存最早最高的琉璃塔是(开封铁塔),属于(楼阁)式;67.现存最高的铁塔是山东省(济宁市铁塔)。68.中国古建筑外围的装饰性建筑:华表、牌坊、碑阙、照壁。69.(东汉)时开始以(石柱)作表,立在墓道前作为神道的标志。70.碑起源于(先秦)时代,有(宫碑、庙碑、丰碑)三种。71.碑碣:古代的碑分长方形和上圆下方两种,前者叫“碑”,后者叫“碣”。72.(山西省西安碑林)和(山东孔庙碑林)是古碑荟萃之地。73.现存最大的墓碑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灵岩山的韩世忠墓碑)。74.阳山碑才指为(朱元璋墓)准备的。我国现存古阙最多的是(四川)省。75.衙门:古代将军领兵在外,树大旗以表示营门。由于旗上装饰象牙,这种军旗便称为“牙旗”,因而营门被称为“牙门”。后来文官的办公处也习称“牙门”。因“牙”与“衙”二字同音,后世通称“衙门”。76.会馆:即聚会之馆。77.会馆从实际用途可分为(“同乡会官”、“同业会馆”)两种,会馆里有演出,目的有(娱乐)和(酬神)。78.(李冰)主持都江堰;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在(陕西省泾阳县);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在现在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兴安县。79.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