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基础知识
选用“平面几何知识”来解答的原则阅读题目完毕后,作出相应的图形,不费什么时间就发现某些图形存在某种联系,比如某两个三角形存在相似关系等;对几何图形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熟悉平面几何中的有关知识,比如相似三角形等知识。
分析原题题目要我们求∠AFD的大小,我们可以想到“把∠AFD放在某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来求解”;若把∠AFD放在△BFG中来解的话,我们发现并不好解,因为根据题意,我们只能得出△BFG是一个直角三角形,∠BGF和∠AFD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做辅助线,连接BE,在△BFE中,求解∠AFD,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这里会用到“正方形的某些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某些结论”等知识。
做辅助线连接BE;
具体解答过程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CDCB;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则∠ACD∠ACB;又在△DCE和△BCE中,CE是公共边;则由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之一,“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得,△CED≌△CEB;则得DE=BE,∠CDE=∠CBE; 已知点F在AB的延长线上,则CD∥AF,则得∠CDE=∠GFB; 已知∠CDE=∠CBE,且∠CDE=∠GFB;则得∠CBE=∠GFB; 已知DE=BE,且DE=BF,则得BE=BF,即△BEF为等腰三角形;则得∠BEF=∠BFE; 综上可得,在△BFE中,∠GBE=∠BFE,∠BEF=∠BFE;又已知CB垂直AF,则得∠GBF=90°,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则得∠BFE+∠BEF+∠EBF=180°即∠BFE+∠BEF+(∠EBG+∠GBF) =180°即∠BFE+∠BFE +(∠BFE +90°) =180°即3∠BFE=90°即∠BFE=30°则∠AFD=30°.
选用“解析几何知识”来解答的原则可以在原图形的基础上快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没有发现或者不易发现各个图形之间的联系;细心,具有较强的计算功底。
建立直角坐标系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我们以正方形ABCD的某个顶点为原点,可以很方便的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具体建坐标系的方法如下:我们在图三中建立了以点A为原点O,以正方形的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正方形的边AD所在的直线为y轴,并对x轴和y轴分别规定了合适的正方向。
列方程以及求解
若在学校组织的考试中出现此题或者与此题相类似的题目,强烈推荐用“平面几何知识”来解答该题,因为用这种方法求解此题会相对较快,不容易算错,可以把节省出来的宝贵时间留给考卷上的难题;若用“解析几何知识”来解答该题,我们发现计算过程相对来说,有些复杂和麻烦,费时间。
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我们我们可以分别用“平面几何知识”以及“解析几何知识”来解答该题,这样会使我们的“数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刻,运用会更自如;再者“技多不压身”,多学几种解题方法对自己总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