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不要太紧张 孩子们在小的时候,都会经历病痛,感冒、发烧什么的,磕磕碰碰的事更是不断发生。遇到孩子生病,我总是先要求自己不必太紧张,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的。因为妈妈的情绪会感染孩子,影响孩子。孩子本来就不舒服了,再发现妈妈的脸上没有了笑容,换了一张从未见过的紧张严肃的脸,他就会更加不知所措。于是会更加的哭闹,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的帮助,而且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感到事态更加严重了。不紧张不等于不关心,通过仔细的观察,父母完全可以从孩子的表现中推断出情况的严重程度,然后再找出相应的对策。孩子生病往往会有一些共同的表现,例如食欲下降、情绪不佳、尿量减少、对母亲明显依恋等等。这都是很正常的,无需强迫孩子进食或卧床休息,可以给孩子多喝水,安抚他的情绪。还有,父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孩子相应年龄最容易发生哪些问题,包括常见病和多发事故, 以及自己孩子的特点是什么。比如同样是感冒,有些孩子会咳嗽、有些孩子会发烧、有些孩子会腹泻。如此判断下来,可以在家调理的大可不必去医院。在医院候诊时的忙乱和焦急,医院交叉感染的环境、量体温、验血、打针、吃药等,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劳累、担心,而对于孩子来说更是灾难了。医院该跑还是要跑,但不必多跑?只要做到心中有谱,那就遇事不慌了。
育儿不要太教条 孩子们个性有差异,有好动的,有文静的。而且天生都是好动的,好奇的,好玩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天性,不要千篇一律地对待孩子。就拿给孩子吃饭来说吧,可能有些孩子很爱吃,有些孩子就是怎么逼她,她都不吃,还吐出来。有些父母就在后面追着喂。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认为,吃饭本来就是一种享受,如此痛苦不堪倒不如不吃,孩子到了想吃的时候自然会吃了,而且还会吃得很香,或者把饭菜做得可口一点,精致一点、变着花样来做,这样孩子还会不吃吗?在对待孩子选择的时候,又何必如此苛刻和教条呢?
育儿不要太计较 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父母亲,在孩子小的阶段,对达标这个词很熟悉,每次体检身高多少、体重多少等等,都要测量的,于是达标与否家长们就会很在意。 家长们不仅要比身高、体重等体格状况,还要比智力发育水平,胃口大小甚至自理能力,都要比一比。想向孩子们也是很辛苦了,长个子、长肉,不仅是长在自己身上,还长在爸爸妈妈的面子上呢。其实对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无非两点,一个是身体健康,第二个是心情愉快。 假如一顿饭要吃上一个多小时的话,那还不如先带孩子到外面去玩上一个多小时,等肚子饿了,再让孩子吃,保证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在外面玩,呼吸新鲜空气,跑一跑,看看小鸟飞翔,都要比吃一口山珍海味要愉快得多,同时孩子见多识广了,自然学得快,这难道不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愿望吗? 至于孩子学走路、学说话、身高、体重、自理能力等等,孩子早几个月、晚几个月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常的孩子迟早都会达标的,何必在这个问题上斤斤计较呢?
育儿不要太时髦 1、育儿方式时髦 例如对待孩子睡姿问题,仰卧、侧睡、趴睡都曾时髦过,因为每一种睡姿都有自己的好处和坏处,孩子们不懂这些,只觉得自己舒服。我想假如用时髦的方式睡觉肯定不如用舒服的方式来得好,而且假如自己的孩子有能力从仰卧翻成俯卧,他一定不会闷坏自己的。 2、服装时髦 我最不赞成给孩子选时髦的衣服了,这和价钱没关系,很多衣服都是一种廉价的时髦,牺牲的是质地和品质,得到的是成人化的款式。宝宝的衣服只要干净、舒适就好了。另外也不妨选好品牌的衣服,其好处是在于不容易坏、不容易过时、质量有保证。 其实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孩子们的童年过去了也就不再回来,假如我们能够,为什么不给他们和自己一段快乐的时光呢? 假如有人问长大后的孩子对童年的记忆是怎样的,我希望他们回答是不记得了,只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幸福,那就是他的幸福,也将是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