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92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中国的拉杆箱设计师离“诺贝尔”有多远?

最近中国最大的新闻就是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身边网上的人都在讨论,这个中国人期盼了很久的奖终于在2012这个不太吉利的年份“实至名归”的得到了,因为某些和谐的原因,所以这个实至名归打了引号,这里就不多讲了。回过头来,不由得联想到我们中国的设计师,什么时候能登上设计界的大雅之堂?大家提起中国的设计师总是一副嗤之以鼻,很铁不成钢的表情。动辄就是中国的设计师抄袭,作品土鳖。作为拉杆箱设计师的我们也是有苦说不出,诚然,拉杆箱这个行业因为门槛低,所以设计师龙蛇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其实这只是很小一部分的原因。中国没有设计的土壤,中国的服装配饰行业虽然发展快有30年了,但是30年过去了,90%的企业做的还是30年前的事情。每个高速发展中的国家都经历过精神生活剧变的年代,这没什么好回避的,认清形势就要有针对性地追赶。中国设计追赶世界潮流需要有肥沃的土壤,一块土壤最基本的需要水份阳光。水是基础,就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设计的基础是为设计埋单的单元,就是我们的企业。但实际上肯埋单的企业非常少。抄袭太容易,成本低,很多企业都不愿进行研发设计,直接进行拿来主义的生产。这种拿来主义的低门槛则造成了中国老是在一种低水平线上与国外厂商进行价格竞争,就是我说过的以成本对抗设计。而且中国的设计师越来越像程序师,做项目做起来都像解方程式一样,只进行最被客户认可的高效率简单重复工作。客户的要求造就了设计土壤的水份不足。随着国人审美的提高,欧美风,日韩范儿的侵袭,大量的国外品牌开始被中国人熟知。短视的企业开始以仿制抄袭的形势来满足虚荣的部分中国人。其实我觉得这不完全是坏事,国外品牌的冲击对于一些设计师们就当是一次洗礼跟学习,我在论坛看过一些设计师的设计,有的完全不懂XX元素就在作品上以XX元素来命名。我们的设计师可以多学学国外设计师的理念,对于元素的应用,风格、创意等等。但随着假冒LV的泛滥,国人的审美疲劳,大牌的天下的时代也过去了,一些小牌开始崛起,比如alexander wang、jason wu等等这些人都是以设计师身份起家的。可能又有人这是国外,我们是中国,中国现在也有很多年轻设计师崛起,比如最近风头很盛的做婚纱礼服的蓝玉、独立设计师alex wang等等,可能大家还是觉得遥远,那么我在说个贴近你们的:刘玲。刘玲这位姐姐现在在做自己的设计师品牌拉杆箱系列。其实举这些例子,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觉得有多遥远,首先你自己要有这个想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最基本的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再来说点实际的吧,我比较搞不懂版师要跟设计师分开,每个企业都一样。其实做为包袋设计师 应该是版型设计工艺你都必须有强大的知识量,我自己做设计师才发现这点的重要,因为这都是一体的,工艺版型都是为设计服务的,因为很多光学版的人 是打不出你想要的感觉 要是没有这些元素就不谈设计!我看过美国的有个节目PROJECT RUNWAY设计师很有自己的想法创意而且全部都是自己完成,我现在发现自己知识量很少要不断学习!我也希望给后一批的从事和正准备从事拉杆箱行业的人说一声 ,注重自身的提高,全面的了解才能使自身更强大!中国设计的土壤看起来很美好,但还需要多加耕耘。设计的力量能让Armani和Versace卖天价却仍在全球受追捧;可以让索尼三星在世界各地销售却远离反倾销的麻烦。设计是最好的产品附加值之一,这点我坚信不疑。也请大家相信这一点,中国设计师跟设计“诺贝尔”只是时间问题。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