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18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高考志愿填报经验之谈

高考过去了,分数下来了,志愿准备填写了,那么作为过来人,我有一些经验给大家参考。
工具/原料

电脑

学校优先原则

能上985,不上211,能上211,不上普通高校。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专科等等。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出身是跟着你一辈子的,除非你是马云之类的,那出身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好一点。非要选好坏,建议注意学校历史,一般来讲,大学还是讲究文化积淀传承的,历史长的老本科学校,可优先选择。

地域优先原则

北京上海优先,其次需要考虑各大区首府城市,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眼界的问题,见世面的问题,中国,没有比北京上海更发达的城市了,你见的世面有多大,也决定了你的理想与定位。其次,也没有比他们有更多更好的学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这是所有高楼大厦解决不了的。

专业优先原则
1

能上更好学校的学生,可以放弃这一原则;只能上专科的学生,要坚持选喜欢的专业,选择技能性强的。       学什么不决定你的一生与职业,你能否在这个行业做到最优秀才决定了你的一生,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则在4年中不断积累知识,以后出来一定比别人在这个行业中混得更好。

2

如果都不知道怎么选择时,如果实力可以的,第一,可以学数学。数学是学科之母,未来换专业时更受欢迎,比如经济学,金融,管理等等。8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学数学出身的。当然,你想换计算机等工科更没有问题。学数学只是因为你想不清楚才选择,主要是为未来考虑打算,不是让你以此为生,不是让你当第一名,不要发憷。第二,学英语。几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但惟独语言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拿下的。

家庭经济优先

对于很多工薪阶层的子弟来说,有时候家庭成为了上大学的主要因素,但是如今的社会,可以自己先贷款上学,大学期间的贷款是没有利息的,所以不要因为家庭原因而放弃良好的发展机会,再苦也苦四年而已,如果因为家庭原因放弃良好机会,那甜四年苦一辈子。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