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2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儿童心理问题的举动有哪些?

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这之前,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较小,即使其日常有异常行为也没有太在意。但是事实上,一旦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就会有异常举动,如果没有及时察觉并做出相应措施,对未来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
方法/步骤
1

依赖性儿童都是比较依赖父母的,但是当他们表现出与年龄完全不相适的过度依赖时就有问题了。比如父母或者与他们亲近的亲人不在身边,就会出现明显的攻击行为或者抑郁心理,这种举动就属于异常行为。

2

尿频尿频多见于4-5岁的儿童,是指小便次数增加,但尿量不增加的一种心理疾病。一般来说,儿童每天小便次数大约6-8次属于正常,但是有时他们会忽然增加到20-30次,每次尿量很少甚至没有。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应该对儿童的心理情况予以重视。

3

性别意识模糊儿童虽然年龄还小,但经过家长的教导,会对性别有一种初步的认识,最起码是清楚自己的性别。但是有些儿童若心理出现问题,性别意识就会比较模糊,最明显的症状是否认自己的性别特征,自己本身是男孩,却一直把自己当做女孩来看待。

4

暴力行为暴力行为是指由于儿童的某些愿望未得到满足而进行的一种攻击他人的举动。一般来说,当儿童有暴力行为时,多会采取踢人、打人、骂人的举动,有动作暴力和语言暴力两种方式。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暴力行为时,不要急着以暴制暴迫使他们认错,可以带他们到医院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

5

梦魇若儿童经常做噩梦,并能在惊醒后清楚地回忆起梦里的内容,长期受梦境的困扰,这属于一种睡眠障碍。

6

遗尿症所谓遗尿症,是指五岁以上的儿童不能控制自己小便,常常在晚间睡觉时尿湿床铺,有时白天也会尿湿裤子。当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斥责儿童,而是应该耐心的询问他们是否有什么心理压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