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92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艾灸改善足跟痛所需穴位

足跟痛指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艾灸可以活血祛瘀、软坚散结、除湿通络、强筋健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跟痛症。
工具/原料
1

艾柱

2

艾灸仪

方法/步骤
1

申脉功能:补阳益气,疏导水湿。申脉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有外踝动脉网及小隐静脉;布有腓肠肌神经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腰腿酸痛。

2

照海功能:吸热生气。照海属足少阴肾经,为足少阴.阴跷脉交会穴。为于足内侧部内踝正下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脚气等。

3

仆参功能:散热化气。仆参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位于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主治:踝关节炎、下肢瘫痪,足跟痛等。

4

水泉功能:清热益肾,通经活络。水泉穴隶属足少阴肾经,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等。

5

上述穴位用艾灸仪艾灸10-30分钟,以肌肤微烫红晕为度。以上配穴为调理足跟痛基础配穴,根据每个人的症状不同需辩证增加穴位。

注意事项
1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