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35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如何申办婚前财产约定公证,夫妻财产认定需注意

在本篇介绍了关于:【如何申办婚前财产约定公证,夫妻财产认定需注意】,并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常识,希望对此问题有疑问的朋友能带来帮助。
一、如何申办婚前财产约定公证
1

约定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夫妻双方或未婚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分两种形式:一是未婚男女双方在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二是夫妻双方在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公证。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由当事人一方的住所地或协议签订地公证处受理。当事人申办这类公证,应向公证机构提交以下证明材料:⑴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户口簿、身份证、护照等)。⑵财产的产权证明。

2

⑶结婚或单位出具未婚证明。⑷协议书草稿。

3

当事人在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中,应对各方婚前财产在婚后的使用、维修、保养、处分以及财产孳息归属作出约定,对各方婚前债务清偿作出约定。协议书内容应符合社会公共利益。END

二、夫妻财产认定需注意什么
1

关于夫妻财产的认定,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夫妻分居期间各自所得的财产,尽管事实上处于分离状态,但法律上婚姻关系仍然存续,因而分居期间一方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这里“所得”如何理解?在实践中,财产权利的取得与实际财产的取得有时是同步的,而有时却是先后分开的。例如:张某婚前丧父,继承已开始,但因发生纠纷,他未实际取得遗产。在此期间他与刘某结婚,婚后半年,张某才分得遗产。这里张某取得的遗产,貌似“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但实际上财产权利已在婚前取得,因此,应认定为张某的婚前个人财产,不能列入共同财产的范围。因此,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应该是指财产权利的取得。换句话说,财产权利在婚内取得,就应该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3

3、婚前财产转化的问题。原来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这一规定出台时有其特定的背景,但在现实中弊端较多,而且婚前财产只要经夫妻共同使用、经营、管理,并经过一定期限就可以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这既不符合婚后所得共同制的原理,也不符合所有权取得的理论。修正后的《婚姻法》没有采纳这一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个人财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也指出:婚前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