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59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龙舟竞渡和食粽子,端午节要知道的事儿

端午节假期到了,我们最开心的是能吃上粽子,参加端午节活动。端午节并不是互祝快乐的节日,但是它是祭奠的节日,是说安康的节日。因为要纪念我们伟大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风俗有很多。其中,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除了龙舟竞渡,端午节风俗有十几种之多。下面端午节风俗解析:
工具/原料
1

龙舟竞渡

2

食粽子

一、端午节的来历
二、端午节主要风俗:龙舟竞渡和食粽子
1

1.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又称扒龙舟、赛龙舟、扒龙船、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龙舟竞渡习俗历史久远,自古流传,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2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最早起源当为“胥门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由于地域历史变迁和文化没袭,端午节已经在很多国家都有举行活动。例如,韩国、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地,都开始“热情拥抱”龙舟竞渡活动。

3

《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屈原之前就有存在。其中最有名的是顺德的龙舟竞渡,龙舟分“游龙”和“赛龙”两种:“游龙”体积大,装饰美观,称“龙船”,重在游弋展示服饰旗鼓助兴;“赛龙”体积小,称“龙艇”,从三桡至十五桡不等,重在竞划速。

4

2.食粽子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是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5

每年五月五日,民间就流行包粽子。粽子的种类繁多,而且味道也越来越全。其中,有苏州粽子、海南粽子、广州粽子、闽南粽子、四川粽子、北京粽子。形状多体现地域特色。

注意事项
1

吃粽子是家家户户最常见的风俗

2

龙舟竞渡是各各地方重要的习俗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