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1. 接上外接硬盘。CCC一定要有外接硬盘才能备份,如果找不到外接硬盘的话,CCC会自动结束。
Step 2. 外接硬盘接妥后,执行 CCC 会看到「Cloning Console」如上图。用下拉选单选择你要备份的来源硬盘(source),以及用来当作备份的外接硬盘(target)。选好来源硬盘后,右边「Items to be copied」字段会列出来源硬盘中所有的档案夹。随便点选其中一个,然后按 全选,或在屏幕最上面选单点选「全选」,选完以后看起来应该像下面这个图。
Step 3. 接下来点选「Preferences」进入设定画面。
Step 4. 把「Repair permissions before cloning」打勾。
Step 5. 把「Delete directories before overwriting」打勾。
Step 6. 把「Make bootable」打勾。 (PS. 下面「Synchronization」部份不要管他。这部份可以设定同步方式,但需要额外安装一个小程序 psync,这程序没有 MacOS X 10.4 的版本,所以同步备份在 Tiger 不能用。)
Step 7. 选择右下角的「Save」储存设定,回到「Cloning Console」。
Step 8. 这时候你会发现左下角的「Clone」按钮还是不能点选。得先点选旁边有个上锁图案的按钮,输入系统密码来 unlock,接下来点选「Clone」就开始备份了。
备份整个硬盘会花点时间,以我的 60GB 7200RPM 硬盘为例,备份到外接的 60G/5200RPM 硬盘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我不确定备份过程中若使用其它软件会不会影响到备份的稳定性,不过还是小心为妙,所以我通常都是放着让它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