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67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大豆纤维纱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清棉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回潮率低,纤维蓬松性强,比重较小,质量比电阻大,静电、飞花等现象严重,易起毛,如果将够进的原料直接用于生产,梳棉工序棉网容易造成破洞、粘针布、棉网上飘、绕罗拉等现象,因此,大豆蛋白纤维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预处理。措施如下:1,给湿处理,以进一步提高纤维的回潮率,大豆蛋白纤维的吸湿能力较差,为了水分能被均匀吸收,应在一定的温湿度环境中静置闷放24~36小时;2,加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硅胶或各种抗静电剂),进一步提高大豆蛋白纤维的抗静电能力;3,加抗滑剂或增磨剂,因为大豆蛋白纤维卷曲率低,纤维表面光滑,纤维之间抱合力差,抗滑剂和增磨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纤维的抱合力,提高纤维的可纺性。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和棉纤维相比较,线密度小、长度长、杂质少,因此,开清棉工序应尽量减少落花,采用“多梳少打,充分混合,少落或不落”的原则,适当降低综合打手的转速适当减小尘棒间的隔距,适当放大打手与尘棒的隔距,否则易损伤纤维,增加落花,成卷时纤维易粘连,因此罗拉进行防粘处理较好,成卷放置时最好外包塑料薄膜。梳棉梳棉工序是生产大豆纤维纱线的关键工序,在梳棉工序一定要对纤维进行充分地加湿,要进行隔离,车间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左右,这样才能提高棉网的清晰度,减少断边现象,从而减少并粗工序的“三绕”现象,另外,梳棉工序工艺参数的选择很重要,应注重减少棉结和短绒,落实“多梳少落”的原则,为此根据大豆蛋白纤维的特点,优选锡林、道夫、盖板的针布,采用降低刺辊的速度,适当减少生条的定量,适当放大漏底的入口隔距,适当增加锡林、盖板五点隔距的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棉网飘头、烂边、断网等现象,经过工艺的优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粗并粗工序应根据大豆纤维的特点,适当放大罗拉隔距,针对大豆蛋白纤维光滑、纤维抱合力差、易飘散、易产生绕罗拉、堵条等情况,采用较小的卷装,喇叭口的尺寸也适应放小,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较佳。粗纱的捻系数选择适中:捻系数太大,牵伸时不平直,即牵伸不开;但捻系数太小,粗纱易发发毛断头,粗纱定量易偏小掌握。同时,合理分配牵伸倍数,并头后区牵伸控制在1 .7倍左右,末并后区牵伸控制在1.2倍左右,干定量17.7g/5m,罗拉隔距8mm*12mm。
推荐信息